金秋十月,教研正浓。2025 年 10 月 15 日下午,莆田市普通中学第十七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英语学科专场在莆田第五中学如期展开。来自莆田五中的林丽银老师与莆田第十二中学的郑晓芬老师,以《选择性必修一 Unit5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为同一课题,分别为高二学子呈现了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读思课教学。两位教师立足文本又突破常规,通过精巧的教学设计与创新的教学手段,在语言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搭建起坚实桥梁,为在场观摩教师奉献了两场兼具示范意义与思考价值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由莆田第五中学林丽银老师授课,本节课紧扣 “解读袁隆平传记、传承人物精神” 的核心主题,以 “情境铺垫 — 深度研读 — 实践迁移” 为逻辑主线,构建了层次分明、目标明确的教学流程。
在导入环节,林老师通过 “激活世界饥饿背景知识” 与 “探讨中国人问候语内涵” 两大设计,巧妙搭建起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的联结桥梁,自然过渡至本节课核心人物 — 袁隆平的介绍。阅读环节采用 “表格梳理 + 问题探究” 的双轨模式:其一,借助结构化表格引导学生系统整理袁隆平生平事迹、杂交水稻技术特点及全球贡献等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夯实文本基础理解,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其二,深度问题展开探究,既引导学生掌握传记类文本的写作手法,更推动学生深入思考 “全民先锋” 的精神内涵,实现从 “读懂文本” 到 “读懂人物” 的进阶。尤为突出的是,课堂尾声 “追逐光、成为光” 的感悟设计,将人物精神与学生成长相联结,精准落实 “立德树人” 的根本教学目标。
第二节课由莆田第十二中学郑晓芬老师执教。本节课以5E教学模式为框架,通过吸引、探究、解释、迁移、评价五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段落大意,提取袁隆平关键信息,赏析对比修辞手法,讨论人物精神品质,清晰构建出袁隆平作为农业科学家的生动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情境创设,借助数智技术赋能英语课堂,开展“与袁隆平数字人对话”活动,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沉浸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自我,思考如何以袁隆平为榜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理想。最后,通过导学案自评表帮助学生反思学习成果,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公开课结束后,莆田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周祥老师主持评课环节。参与评课的老师们既充分肯定两节课的设计合理性与教学成效,也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优化建议。张展老师评价两节课 “教学流程完整,以有效阅读为基础驱动成果产出”;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李蓉老师认可丽银老师课堂上 “问题驱动在文本深度解读中的有效性”,可助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赞叹晓芬老师AI赋能课堂让人眼前一亮,认为AI赋能是未来的趋势;莆田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周祥老师针认为优化课堂评价方式有助于落实学生是否提取有效信息这一目标;同时认为交互式问答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落幕,思考不止。在莆田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周祥老师主持的评课环节中,与会教师的精准点评与诚恳建议,让本次活动的价值从课堂展示延伸至专业研讨的深度。林丽银老师的层层递进与郑晓芬老师的科技赋能,虽路径不同,却共同印证了 “立德树人” 在英语课堂中的生动落地。此次 “同课异构” 公开课活动,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展示,更是莆田市高中英语教学探索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生动缩影。正如课堂中传递的 “追逐光、成为光” 的理念,这样的教研实践无疑将激励更多教师深耕课堂、锤炼技艺,让知识传授与精神传承在教育沃土中同生共长。
撰稿:林丽银 郑晓芬
学校信箱:ptwzbgs@163.com 校长办公室电话:0594-6730991
学校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棠霞街215号 邮政编码:351100
版权所有 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 闽ICP备05007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