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莆田第五中学举办2025年莆田市基础教育中小学校本教研高中物理专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题报告+即时复备”的创新形式,完整呈现了“三学三研”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的实践样态,吸引了全市50余位物理教师参与研讨。
课例展示:航天情境中的深度学习
林剑峰老师执教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以“卫星发射轨道设计”为核心情境,依托学校国家级实验室资源,巧妙融入火箭模型发射实践。课堂采用“三学三研”模式分层推进:构建“近地-椭圆-高轨”认知阶梯,紧扣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培养,通过自学自研(理论建模)、互学互研(参量推演)、深学深研(变轨探究),实现从知识习得到创新能力的跃升。特别设置的“轨道验证”环节,运用航天科技素材佐证理论推导,实现学科知识与科技前沿的有机衔接。
理念阐释:素养导向的范式革新
林健老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学三研”教学模式建构》专题讲座中,系统解析了该模式“基础-互动-拓展”三级进阶体系。通过剖析新高考真题与教学案例,重点演示了如何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环节。其提出的“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错题资源转化策略”等创新观点,为参训教师重构课堂生态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即时复备:教研共同体的智慧碰撞
备课组现场开展“三度打磨”教研展示:首次肯定教学设计的三大亮点——梯度习题链突破重难点、生成性资源捕捉及时、航天情境主线明晰;继而指出互动环节可增设“学生小讲师”“组间答辩”等环节强化主体地位。程文耿老师总结指出:“本次教研实现了三重突破——真实问题驱动课堂变革、校际协同创新教研机制、数字资源赋能教学提质。特别是‘发射轨道'主题设计,既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又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为校本教研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这场聚焦核心素养的物理教研实践,通过“三学三研”模式的创新应用,成功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的转变。莆田五中以课堂为试验场,通过理论推演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区域范式,标志着教研模式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生”的跨越式发展。
撰稿:林剑峰 林健
学校信箱:ptwzbgs@163.com 校长办公室电话:0594-6730991
学校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棠霞街215号 邮政编码:351100
版权所有 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 闽ICP备05007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