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以“备教学评一体化,构建学习中心课堂”为主题的城厢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莆田第十二中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加强校际交流,推动课堂教学从“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区教学质量提升,城厢区高中生物学科兼职教研员及各高中校生物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莆田第五中学的杨青老师和九华学校的谢梅霞老师分别带来了两节精彩的公开课。杨青老师执教的《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以“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培养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光、重力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课堂上,杨老师通过问题驱动和实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敏色素的分子开关机制以及重力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特别是通过“红光与远红光交替照射莴苣种子”的实验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光信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杨老师的课堂设计层次分明,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习中心课堂”的教学理念。
随后,谢梅霞老师执教的《受精作用》课堂则聚焦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其意义。谢老师通过模型建构、视频演示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并探讨遗传信息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机制。课堂上,谢老师设计了“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和合作探究,直观感受到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和遗传的稳定性。
两节公开课结束后,城厢区兼职教研员杨青老师组织与会教师围绕“备教学评一体化”主题展开交流研讨。与会教师分享听课感受,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备教学评一体化。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堂设计紧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全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和模型建构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应注重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将教学目标、课堂活动和评价标准有机结合,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城厢区高中生物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通过观摩优质课例和交流研讨,教师们对“备教学评一体化”和“学习中心课堂”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撰稿:杨青
学校信箱:ptwzbgs@163.com 校长办公室电话:0594-6730991
学校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棠霞街215号 邮政编码:351100
版权所有 福建省莆田第五中学 闽ICP备050070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