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

备教学评一体化,构建学习中心课堂 ——城厢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时间:2025-04-14 08:59:15    浏览: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025年4月11日上午,以“备教学评一体化,构建学习中心课堂”为主题的城厢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莆田第五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校际交流,推动课堂教学从“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区教学质量提升,城厢区高中物理学科兼职教研员及高中各成员学校物理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中,莆田第五中学的吴丽平老师与莆田第十二中学的郑丽清老师围绕高一物理必修2《离心现象》这节内容开展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运用了多样的教学策略,生成了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

图片1.png

第一节由吴丽平老师授课。她以汽车、火车转弯时的道路设计图片和火车高速拐弯的视频为切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快速聚焦课堂,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理论分析,渗透“物理服务生活”的学科价值。接着通过凹凸桥演示器,观察凹形路面最低点的超重现象,和凸性路面最高点的失重现象,再从理论上分析汽车过拱桥最高点和凹形路面最低点时向心力的来源和对轨道的压力。理论联系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更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接着播放过山车视频,模拟“过山车”实验,学生通过调节释放位置,亲身体验脱轨的临界状态,强烈的感官体验和情绪参与能深化对“恰好过最高点”的理解。最后,通过“旋转湿布脱水”、“链球离心抛掷”、“医疗中的离心分离技术“,“汽车高速拐弯侧滑”,将抽象的离心条件转化为可视化的物理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离心的本质,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离心现象的“利与弊”。整节课堂充满趣味性,较好地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设计理念。

图片2.png

第二节郑丽清老师则先用自己在食堂录制的一段餐桌上的离心视频作为引入,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置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层层递进,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用自己录制的“凹凸桥演示器”视频,让学生观察小球过凹凸桥的现象,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分析,接着从理论上引导学生对汽车过拱形桥最高点和凹形路面最低点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离心运动的条件,再借“墨水旋风”实验,更形象的给学生展示了离心现象,最后借助视频,介绍了离心现象的应用和防止。整节课,丽清老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建模、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为主”的教学观念。

两节课后,莆田第五中学物理教研组组长曾俊飞老师,组织与会教师围绕“备教学评一体化”展开交流研讨,与会教师分享听课感受,在肯定课堂教学亮点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各抒己见,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整体来说,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能紧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全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图片3.png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活动结束,教师们对“备教学评一体化,构建学习中心课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践行新课标理念,完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撰稿:吴丽平

编辑:吴丽平 吴圆方 处室审核:黄海霞 校级审核:林建明
©2020 莆田第五中学微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