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城厢区高中地理“备、教、学、 评一体化”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莆田第五中学举行。区高中地理兼职教研员吕志忠老师主持活动,全区高中地理教师参加活动。
首先,进行观摩课的展示。来自莆田第十八中学的陈丽芬老师以《流域内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教学。陈丽芬老师以黄河流域为例,通过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流域内水资源功能的多用性和上下游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由此提出黄河流域设置河长制、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统筹管理;让学生通过上中下游角色扮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综合思维思考问题,同时渗透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在学法上主要根据问题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运用探究学习法开展活动。
来自莆田第五中学的林巧鹏老师以《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与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教学。林巧鹏老师遵循“案例引入—归纳概述—案例分析—拓展应用”的思路展开教学。以黄河流域案例归纳水系和流域的概念,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流域的特性;对黄河流域忧患与治理进行分析,采用案例问题式探究性学习,从流域特性出发分析流域协同治理促进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例题的拓展应用,强化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用综合思维思考问题。
随后,活动进入评课研讨环节,现场迸发出浓厚的教研热情。两位执教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系统阐释了教学设计思路与“备教学评”协同落地的具体策略。参会教师立足课堂观察,展开多维度的深度研讨:既充分肯定教学中“问题链驱动思维进阶”等创新亮点,又结合课例围绕课堂互动效度提升、评价任务情境化优化等环节提出建设性意见。研讨中既有理论层面的思辨碰撞,又聚焦实操细节的打磨建议,实现了教学智慧的多向流动。整场评课以专业视角剖析教学行为,以此反馈推动教学改进,生动诠释了“以评促研、以评提质”的教研价值。
最后,区高中地理兼职教研员吕志忠从更高的站位做活动总结。他指出,“备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要基于核心素养、要指向学习目标、要突出评价引领,在课堂上努力实现学习目标素养化、学习内容结构化、学法指导具体化、学习评价标准化,以此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施。同时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评价量表的构建,利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借助量表对学生进行标准化评估,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新时代教师要关注AI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通过此次教学观摩与研讨交流,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校际教学经验共享,推广优秀教学案例。
撰稿:林巧鹏
供图:莆田第五中学地理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