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是慢的艺术》心得体会
莆田五中 数学组 薛继晶
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当教师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平淡无奇,每天工作的痕迹就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被海水冲洗过后马上就会归与平静。暑假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之后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开始了慢慢地审视。他说教育是”艺术“,教育是”慢“的艺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是艺术。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段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想起之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里边一位教师长者收到了他几十年的一位学生的信和两张戏剧票,信上邀请老师去观看自己的第一次演出,因为老师是他心里所尊敬的人。虽然离开老师多年,但心里一直有老师的陪伴。这对年长的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我想这位老师的心里的滋味应该不是一个甜字所能形容的吧。看着听着我的心里也洋溢着幸福的滋味,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
然而,我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吗?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说的,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缓慢所以很难立竿见影。然而我脑中却装着必须要立竿见影的命令。来想想我今天的教育。
从教十年以来,班里总有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孩子,特别是文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普遍较薄弱。回想起当学生问我问题时,我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当讲了一遍又一遍的时候,我没有生气?没有焦灼?是的,我生气,甚至愤怒。也有老师说:”我宁可教100个好学生也不想教一个教几十遍都不会的学生。“当然这是没办法时的调侃。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比如他现在掌握不了这个知识,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孩子一定要弄懂,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家长说:”看你什么脑子,这点也记不住。考试题目一样的都不会填。“老师说:”就是这么做,等到考试像这样的题目还是这样做,懂了没?“孩子累啊,我们累不累啊?那如果放弃这道题目怎么样?那就是家长要抱怨:”才考这么点分数。“老师要抱怨:”你这道题目做对了,班级的优秀率就高一些了。“原来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哦!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段话描述的是作者在花店买花时,耐心等待一个五岁的孩子自己动手为花束扎好蝴蝶结的美丽场景。孩子慢慢来到这个世界,也在慢慢成长,所有喜爱孩子、教育孩子的人,都应像龙应台那样学会从容,学会耐心等待,因为无数事例证明:教育绝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种慢的艺术,作为教师,要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对学生的成长,有足够的耐心并充满期待,期待着学生身上的一切不如意能不断改变,面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任何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因为教育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教师要学会“慢”,这里所说的“慢”,并非指不积极、不作为,而是指按照教育规律、孩子成长的规律来对待教育、对待学生。
希望当我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也能说上这么一句”能成为孩子们优秀的向导,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那我想,即使我一生的工作再怎么默默无闻也是值得尊敬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