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三新”与“双减”叠加背景下教学改革,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5年10月17日上午,在莆田五中举行莆田市普通中学第七场教学开放活动历史学科观摩教研活动。来自全市的众多高中校历史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包括高三复习课堂“同课异构”展示和课堂交流研讨两个环节。
第一节课是由莆田五中李章飞老师授课,课堂设计以“张謇近代认知视野下的民国初年历史构建”为暗线来讲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这节课。李老师借助教材叙述文本的同时,又突破传统的课堂,从“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的时事话题,引出“北洋”的系列概念,在简要厘清系列概念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递进式地展开四个部分的教学:“探源北洋”、“漫话北洋”、“映像北洋”和“追问北洋”,在创新情境中,带领学生依次解决了有关于北洋军阀统治的“历史背景”、“统治特点”、“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变化”以及“如何评价”。其间穿插的暗线是:张謇的“政治追求由立宪而共和”、“经济奋斗的成就与困境”以及“融通中西的文化取向”。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对这段历史由感性而渐渐转向理性,同时业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这种教学模式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围绕立德树人,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有效落实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第二节课是由莆田三中翟宁老授课,翟宁老师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为主题,开设了一堂聚焦高考、注重实效的公开课,将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探究与高考真题演练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了高效的复习框架。
第一部分:北洋乱象——袁世凯复辟和军阀混战割据:课前学生依据导学案完成北洋军阀概念界定、统治阶段划分等基础梳理;课堂上,翟宁老师通过时间轴来呈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设置“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探究问题,随后选用2021年河北高考卷,引导学生结合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强化学生对民国时期,民主革命任务艰巨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经济新气象探究:针对“民族工业短暂春天”这一高考高频考点,课堂上翟宁老师展示了“近代以来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曲线图”,将这个作为情景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发展状况并简析其成因。再引入高考题目,学生通过题干中“政府鼓励投资开矿”的关键表述,选出正确答案,特别强调了这一时期政府对实业救国的重视。
第三板块:文化新气象:课前学生通过导学案整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张等内容;课堂上,翟宁老师围绕“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影响”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精选2025年湖北卷(考查文学革命的影响),让学生结合题干中“白话文取得明显效果”,来推断出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的正确选项。
整堂课中,每个板块均采用“课前梳理+课堂探究+真题演练”的闭环设计,每个环节均嵌入具体高考题,实现考点与考题的精准对接。高效达成了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突破重难点、对接高考”的目标。
在评课、主题研讨活动中,与会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凝集集体智慧,从目标预设、内容整合、环节设置、方法应用、效果评测、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了评课。莆田市高三历史学科中心组组长莆田二中的卢慧敏老师,在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进行了整体点评之后,进一步强调一线教师尤其要关注“单元课标与大单元教学”、“教材表述新变化”、“高考真题与高考评价报告”这三个方面。卢老师特别建议老师们多花时间精读精研。教学是一场修行,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的点滴沉淀。本次公开周的历史学科丰富而且高效观摩研讨活动,为我市历史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做出了示范和引领,评课老师们的把脉献策也切实对一线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有实质性的不小帮助。相信在追寻课堂实效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收获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撰稿:李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