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主题教研】人文课堂探真谛,高考策略析精微——城厢区开展英语学科创新课暨解题析题活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4-24 08:30:49

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于2025年4月16日在莆田第五中学开展高中英语学科创新课暨解题析题活动,活动由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徐海英老师主持。

黄武伟老师以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为文本,开展了一堂聚焦生命意义与人性联结的文学赏析课。课堂以“食物”这一贯穿首尾的意象为切入点,对比其在章节中的象征差异,进一步聚焦章节标题“我们谈论世界”与“我们道别”中的“我们”一词,通过分析主动动词与复数人称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孤独”与“共同体”的辩证关系。莫里临终前将米奇的手放在心脏处的动作,成为“爱是唯一理性的行为”这一箴言的具象化表达,而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这一哲学延伸至现实场景,探讨维系人际关系的象征性仪式,将文学主题转化为生活实践。

图片1.png

评课环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徐海英老师及各校代表在教学设计、主题深化与现实联结等方面肯定了本节课的创新之处,指出黄老师的这节课成功串联了文本分析、社会反思与生活实践,展现了人文教育的多维价值。但这节课在实施细节上仍有提升空间,例如,高强度文本分析可能对部分学生构成认知挑战,需增加差异化支持;实践活动的落地效果依赖后续跟进,建议增设分享环节或跟踪反馈,确保“仪式”从设计到行动的连贯性。

解题析题环节,莆田五中陈雪斌老师系统梳理高考读后续写题型的核心策略,强调读后续写的关键在于紧扣主题,同时结合近年真题案例,明确不同主题的解题侧重:2023年考题聚焦角色内在转变,需设计从消极到积极的心理弧光;2024年则以人际互动为核心,要求通过“互助解决冲突”传递善意与信任。陈老师提出,备考需强化主题意识,从阅读阶段标注关键行动与心理变化,到续写时围绕主题设计情节,避免冗余,确保结构完整、情感连贯。通过科学训练,学生可高效掌握叙事逻辑,深化文本理解,为高考续写题型奠定扎实基础。

图片2.png

最后,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徐海英老师从学科融合、探究式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等前沿视角介绍高中英语学科建设方案。高中英语学科建设方案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它通过系统性设计,将语言学习转化为素养培育的载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能,最终推动英语教育从“工具性”向“人文性”的深度转型。

图片3.png


撰稿:黄武伟

编辑:黄武伟 吴圆方 处室审核:黄海霞 校级审核:林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