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碰撞智慧,研讨赋能高考
浏览次数:    时间:2025-04-18 18:34:18

2025年4月18日,由莆田市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高三物理备考专题教学观摩暨省级课题研讨活动在莆田五中录播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推进“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落地实践,切实提高高三物理备考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活动于上午8:20开始报到,各校高中物理教师、区高中物理兼职教研员以及省级课题《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实施路径的探索》成员积极参与。

在课堂教学展示观摩环节,莆田第五中学的林海珊老师在第二节(8:30 - 9:10)带来《等效法在电路问题中的应用》的精彩授课。林海珊老师在导入环节先对等效思想进行概述,接着复习电路基础知识,为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求解打下铺垫。在课堂核心探究环节,先让学生推导两种基本模型(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电动势和内阻,再推导混联模型。最后,通过典例让学生体会等效法在电路问题中的妙用,总结解题思路,提升能力。在课堂小结部分,林老师带领学生领会等效法的优势:在一些复杂电路中,求解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或进行电学实验误差分析时,由于复杂的数学计算,掩盖了物理问题的本质,解题思路不通畅。如果能合理使用等效法,可以化繁为简。整节课,林老师注重物理思想的渗透和物理方法的引导,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图片1.png

紧接着,莆田第十二中学的郑丽清老师在第三节(9:40 - 10:20)以《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与复合场中的运动》为课题进行教学展示。郑老师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首先,通过复习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分析思路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搭建起新旧知识的桥梁。接着,引入复合场的概念,逐步引导学生分析粒子在不同场叠加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特征。在讲解重力场与电场的叠加时,渗透等效重力场的思维方法。在介绍电磁场叠加时,借助geogebra软件,直观展示了带电粒子复杂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典型例题,从简单的重力场与电场叠加的模型入手,让学生体会等效重力场的应用。逐步过渡到电磁场叠加的复杂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动能定理和配速法进行解题的不同妙处。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对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图片2.png

两位老师的授课展现出了优秀的教学水平,为高三物理备考教学提供了良好范例。展示课后,进入评课交流环节。在莆田第五中学林剑峰老师的组织下,听课教师们各抒己见,围绕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图片3.png

图片4.png

最后进行省级课题研讨活动,莆田第五中学吴志斌老师详细汇报了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剖析了当前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课题组成员也针对课题研究进展、遇到的问题及后续计划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为课题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现场讨论氛围热烈,观点碰撞不断,达成多项共识。

图片5.png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高中物理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对提升高三物理备考教学质量、推动省级课题研究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撰稿:郑丽清

编辑:郑丽清 吴圆方 处室审核:黄海霞 校级审核:林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