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五中青蓝读书会 | 共读分享第五期
浏览次数:    时间:2024-04-30 09:54:29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第篇第3章)

撷英拾萃

图片8.png

本章框架

图片2.png

第三章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101

第一节 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101

第二节 知识的育人价值与精神意义/110

第三节 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116

第一节 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

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成为人,如何摒弃功利化的教育教学,将教学作为“人”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师要时时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平衡好学生与教学的关系。

强调认识教学的对象,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利益高于一切。教师在教学中,有责任引导和启发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选择,让学生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都过得有尊严、有意义、有幸福感。

二、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研究儿童要从备课开始,研究儿童更要将心比心。

三、学生要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中心。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习状态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学生的情绪状态

2. 学生的参与状态

3. 学生的交往状态

4. 学生的思维状态

5. 学生的生成状态

图片3.png

第二节 知识的育人价值与精神意义

知识不是为学科而存在的,也不是为认识世界而存在的,归根到底是为人而存在的。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是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的基本前提。

一、知识的育人价值

知识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教育活动离不开知识。没有了知识,教育活动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际上,知识是个体成长的精神食粮,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教育的个体性值得以实现的一个必要条件。这里强调的是知识之于教育活动的育人性、本体性价值,而它正是我们所要阐述的内容。

(一)知识具有育智价值,学习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充实和丰富个体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个体的智力发展;它对个体的智力开发、智慧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知识具有育德价值

二、知识的精神意义

对于人的教而言,关键是选择何种知识、以何种方式让知识融入人的心灵,成为人性自身的一部分。知识不是传统认识关系中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它是一种人与知识、生活的链接,是一种存在关系、意义关系的意义所在,它让个体在生活体验中建构知识体系,也从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滋养,它不以占有为目的,而是个体精神成长为主旨,不断激发个体拓宽视域,主动去探索、体验和创造。

图片4.png

第三节 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挖据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每一个学科都蕴藏有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挖掘,把德宇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

第二,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瀑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

第三、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道德和心灵世界。

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将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第四,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不同学科中蕴含着具体丰富又不尽相同的价值内容及形态,是学生建立价值观、生观、世界观的基础。

图片5.png

总之,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正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主夏度塔育学东对黄鑫、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字事的类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肉在与外在的激备、生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的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清是于部状的批判与创造的欲求。”

1202404031307597382.png


撰稿:罗明沣 林娴婷

编辑:罗明沣 林娴婷 吴圆方 处室审核:黄海霞 校级审核:林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