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如画,阅读如歌。脉脉书香,润泽心灵。为进一步提升工作室教师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6月15日,陈清霞名师工作室举办了以“地方校本”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活动。工作室成员们齐聚一堂参加了本次分享会,交换着彼此对书籍的感悟,在分享读书心得的过程中增智修身,让见识更宽广,思想更多元。
01.好书推荐
陈清霞老师从校本课程和当今新课改的关系说起,总结地方课程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更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在国家积极推行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不同等内容进行细化,并对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观念以及课程开发的核心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陈清霞老师总结推荐理由)
02.作者简介
隋联军,中学一级教师。潍坊市历史教学能手、山东省历史优质课二等奖,先后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参与编写了《初中优秀教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等多部教学著作及教材教辅资料的编写。
杨凤丽,女,大学本科学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积累,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辅导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撰写的论文在省、市获奖。
(林苗苗老师介绍了作者的背景)
03.全书目录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按专题分类编写,分为4个专题,内容包括:依托地域文化孕育校本课程、传承传统文化助力校本课程、弘扬红色文化构建校本课程、开发琴棋书画点缀校本课程。每一个专题都有详尽且核心的案例和知识。帮助教师开发不同领域的校本知识。找到真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和对知识意义体悟中逐步发展核心素养。
(马学乔老师梗概了课本分类)
专题一 依托地域文化孕育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资源。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都是在特定地域中开展,与特定地域发生着显性的或隐性的联系。教师和学生作为该地域的一分子,与当地地域独特的行为系统、居住形式、语言、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相互影响。
专题二 传承传统文化助力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精华、文化精华和精神宝库。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在轻松愉悦的读书活动中提高文化素养,全面提高素质。
专题三 弘扬红色文化构建校本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将之课程化。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让学生树立为振兴家乡、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专题四 开发琴棋书画点缀校本课程
把琴棋书画列入校本课程,对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在实践中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及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04.内容简介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是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
特色校本课程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林清宇老师分享了内容简介)
05.读书交流
优秀的书籍,像一个智慧善良的长者搀扶我们一步步向前走并且逐渐懂得了世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案例》从实践和理论来阐述校本课程的实践经验,城厢区地方、校本陈清霞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和成员们通过交流分享阅读时的所思所获。
(工作室成员进行交流)
校本课程是新课改的产物,历经艰辛,必定是五彩斑斓。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规划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学校的自觉行动。通过本月的共同分享、思想碰撞、灵感互通和心灵交流,达到了从不同的视角理解书的内涵,感悟书的道理,集众人之所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品味书中精髓的同时,我们更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感悟、去践行、去成长!
撰稿:林苗苗(逸夫实验小学)、陈清霞(莆田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