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推动莆田高三历史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双减”后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莆田市中学历史林建明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莆田市中学历史林建明名师工作室联合莆田市中学历史阅读中心组于2023年5月12日上午在仙游县园庄中学开展全学科阅读主题活动。
莆田市中学历史林建明名师工作室成员、城厢区中学历史领衔名师龚哲山带来《史料研读----史料分类、运用与价值》的专题阅读公开课。他从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对史料研读的考查统计入手,通过近两年福建高考的史料研讨试题的命题方式,同高三学生论证史料实证的重要性。龚老师从史料形式、史料信度、形成目的、修撰主体等角度分析了史料的分类;强调史料运用的方式,如论从史出、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跨学科研究等角度;从文物遗址、官修史书、私人修史、文学作品、口述访谈等分门别类阐述各种不同史料类型的价值;指出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分析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龚老师指出,史料实证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收集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史料实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史料进行解释历史的过程。作为新高考中高考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史料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莆田第五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长李章飞老师带来《史料研读——充分挖掘、合理运用高考试题材料》的专题阅读公开课。李老师以莆田市第四次质检卷部分试题与高考真题的联系为例,从第四次市质检的17道题入手,借用2021年的全国卷和山东卷的有关党史高考题目,帮助学生完成“红色文化遗产”的设计和说明;借用2022年福建卷的碑刻文化题,指导学生完成“碑刻文化遗产”设计和说明;借助对文化遗产的概念解释,指导学生仿写“福建的建筑文化遗产”,以多元的建筑阐释福建的多元文化。引导学生研读、对比第四次市质检的18题与高考真题,提醒学生注意题目的设问方式、设问题数和答案的设计表述等与全国卷高考真题都有很高的相似度,进而强调,研究历年考题找共性;研究近年考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找规律;再把这些“共性、趋势、规律”具化并强化训练,更有针对性地为高考做准备。
莆田市中学历史领衔名师林建明老师为大家做了《研读高考试题 理性解释历史 培育史学素养》的讲座。林老师首先对2021、2022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进行了分析,在谈到试题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坚持五育并举,融合四史教育这一点时,特别强调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注重党史入题,引导考生筑牢精神底座,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激发考生对党、国家、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增强“四个自信”。 紧接着林老师通过部分高考试题做为典型案例,为参会的老师诠释了“研读高考试题、理性解释历史、培育史学素养”三者之间的有机衔接。指导老师们在关注“历史事实与历史书写的显性交汇这类试题情境”的同时,更要把握“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深度融合的命题意图”。历史学习者和历史的对话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阅史者(历史学习者)和创史者(创造历史的人物)之间的对话,叙史者(历史文献的著作者)和创史者之间的对话,阅史者和叙史者之间的对话,在这三重对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理性地理解和解释历史。关于教学中普遍遇到的学生缺乏“史料实证”意识和能力的问题,林老师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实证就是用史料来作证明。史料包含着“正面信息”和“另面信息”。正面信息,就是史料表面陈述的历史信息。另面信息,就是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信息,也可以称为“背面”信息。不能提取史料里的另面信息,史料的信息实在是“未尽其用”。读出史料中的正面、背面或反面的历史信息,如同日常生活的对话交流,所谓听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一样。最后,林老师针对老师们普遍困惑的选必教材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基于模块整合的高三复习教学。不能简单按教材章节处理,而是加以必要的整合。林老师的讲座得到与会老师的强烈反响和共鸣。
本次主题活动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尝试对史料阅读的内涵、价值与路径进行初步探讨,帮助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史料阅读,以获取史料阅读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价值。新课程改革特别鼓励教师进行个性化教学实践,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学术研究的新成果,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史学视野,这就要求教师在史料阅读中要立足于学术研究的前沿,结合所执教的课题,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史学阅读,了解研究概况,选取典型的史料,组织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历史材料,归纳自己学习历史材料以后的认识,梳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其理解、迁移、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反思和批判,而不只是接受所学内容或对史实进行重复记忆,进而体现自身的教学特色,这样能让史学阅读更集中展现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
阅读能够让人的精神得到更好的滋养,从而成为高尚的人。“历史教师一定要广泛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阅读,终身有益”。
撰稿:李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