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主题教研】“数字”赋能教学 研讨促进成长 | 莆田五中化学组创新课课例研讨活动
浏览次数:    时间:2022-12-09 08:51:14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充分利用数字化实验助力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提质增效,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2022年12月7日上午,莆田第五中学化学组举行创新课教学观摩暨高效课堂专题研讨会。

图片1.png

本次创新课例由化学组吴思娴老师执教,课题《离子反应——探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内容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理论性较强,而且较为抽象。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思娴老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借助数字化学实验使微观粒子间的反应“可视化”,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事实结合理论分析,自主建构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不是通过教师灌输形成的,在概念建立的同时,形成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因此,思娴老师注重设计概念的认识过程,通过两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及教师的数字化演示实验有效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思娴老师首先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复分解反应事实为支撑点,从熟悉的宏观角度入手,再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制造认知冲突,拓展学生微观角度的认识。在本节课中充分利用传感器这一创新教学仪器,让微观粒子反应“可视化”,有效化解认知障碍,让学生在实验中形成概念,最后进行符号表征,层层递进,引导他们建立了“宏观-微观-符号”的三重表征,充分认识了在水溶液中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也认识到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最后通过设置配套练习及时检测并反馈教学效果。整节课主要围绕实验事实的过程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图片2.png

图片3.png

观摩课结束后,化学组组长陈朝阳老师主持本次创新课例研讨活动。执教教师吴思娴老师首先阐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意图,并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情况,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与会教师结合高效课堂实际,踊跃发言,提出许多宝贵、中肯的建议。与会教师一致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创新课,也是一节成功的高效课堂课例。教学设计有深度有高度。重在设计概念的认识过程,重视学生思维的构建,突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数字化实验的合理使用,使微观粒子反应“可视化”,化解学生认知障碍,是值得借鉴和学习。本次教研活动充实、高效,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还需不断努力,集全组的力量,继续研究,教研永远在路上。

图片4.png

撰稿人:陈朝阳


编辑:吴圆方 处室审核:林建明 校级审核:林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