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下午,中共莆田第五中学委员会10月主题党日活动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报告厅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以“扬帆启智映初心,思政共融筑新程”为主题展开。参加会议的有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莆田第十二中学、莆田文献中学、莆田第五中学附属学校等多所学校领导、思政教师代表及莆田第五中学全体党员。
活动伊始,一场精彩的微党课《习近平论思政课》拉开了序幕。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如同一座灯塔,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莆田第五中学思政课老师林锋琳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与会者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
随后,大思政案例和成果展示环节成为会议的一大亮点。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莆田第五中学大思政研究中心各成员校分别展示了各自在大思政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和成功案例。这些成果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活动开展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现了各学校在思政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其中,莆田第十二中学推进思政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学校中华第二批艺术传承校特色项目——压花艺术,贯穿于学生生活学习全过程。莆田文献中学紧抓“凝心聚力话思政,立德铸魂育新人”这一主题,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教学教研和多元育人建设来打造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堂。莆田第五中学附属学校用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师生们共同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莆田第五中学“五课创优”党建模式,引领思政队伍高质量发展;“湖山学堂”党校,搭起思政宣传高新平台;“四个融入”机制,推进思政教育高效落实。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成果纪录片“两理念 三驱动 六协同”,以其扎实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教学实践,为大家展示了如何将思政课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沙龙环节,各共建单位的思政教师们进行了经验交流。老师们共同分析大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创新方法和遇到的问题及更好地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大家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在这里碰撞,为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接着,莆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俞国锋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俞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对各单位的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思政课一体化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需要各单位加强合作,共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各学段的有效衔接,整体融合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坚持对标教学,把握好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从小学的“故事链”到中学的“逻辑链”,再到大学的“问题链”,总体达到螺旋式递进的效果。二是夯实师资队伍共同体建设,推动大学思政课教师到中小学开展联合集体备课、学术交流和教学研讨活动,加强名师工作室与中小学的合作,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指导作用。三是以项目驱动推进思政课教研能力提升。积极开展大学与中小学在教研方面的交流合作,以项目推动不同学段培养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俞教授的点评深入浅出,为今后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最后,莆田第五中学党委书记黄家红作总结讲话。她首先对各位与会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回顾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她强调,思政课是第一大课,我们要把思政课上成一门“大”课。我们要打通学段、课程、场域、课堂等壁垒与阻隔,科学绘制“家—校—社—网”思政教学图谱,推进实践教学场域多维立体化,基于问题导向和学生关切不断升级教学方式,植入动态鲜活素材,让思政课从“天边”回到学生“身边”,持续抓好课堂“主场”,多元多层协同“转场”,推动课程、教学、师资等交互融合,共绘思政育人“同心圆”;同时遵循大思政课内在逻辑,以提升实效为导向,不断完善实践工作机制,推动思政教育脱虚向实、常态长效。希望在各方的携手努力下,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课程将打通区域间的教育壁垒,打通不同教育阶段的衔接障碍,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隔阂,从而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不仅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遇,也为各共建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搭建了桥梁和纽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宋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