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打卡学习5 | 五位一体,谱华章
浏览次数:    时间:2021-08-26 10:21:39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五十

为什么说新发展理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现代化。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进入新时代,要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人民期待我们党作出与时俱进的回答,世界关注中国交出怎样的发展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事的基础上形成的。尤其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期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造就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我国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比如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发展不协调。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够强。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等等。新发展理念是针对上述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具体的实践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五大方面既有各自内涵,更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内在连续的整体。要一体坚持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更加鲜明的强调生产力发展的时代特征。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鲜明的强调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加鲜明的强调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强调产业间城乡间地区间国内与国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改善。强调处理好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更加鲜明的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成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战胜新的起点,持续实现新的跃升。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领域。正努力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稳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我们生活的家园,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进出口贸易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屡创历史新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正在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的深刻变革。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新画卷。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指引。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要树立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文化,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红绿灯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五十一

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发展?

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相约包产到户。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中国改革的一生惊雷,催生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重大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直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我们的经济制度。党的19届四中全会将共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重要发展和深化。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它规定了我国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明确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确保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15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16大提出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工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18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18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19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从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是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工有之经济和非工有之经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制度。这一制度安排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坚持好这一分配制度,能够有效实现各种分配方式各扬其长,各种市场主体各得其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断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把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重点。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内在统一整体。所有制结构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合理有效的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所有制结构。更好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这三项经济制度共同作为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我国构建更加有效管用,逻辑贯通,衔接匹配的经济制度体系的根本遵循。基本经济制度在理论上是科学的,在实践上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以上。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不到3%的年均增速。可以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创造中国发展奇迹的重要制度基础。面向未来,要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更加充分展现出来。

五十二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95:5。这是20197月上海浦东新区启动一业一政改革带来的最直观的对比。过去开一家便利店要填九张表,办五个证,办理时限95个工作日。而今,只需一张表,一个证,五个工作日就能搞定。一业一政改革。推动审批管理服务从以政府部门供给为中心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转变。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这是我们党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自觉管好看得见的手。处理好与看不见的手关系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在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商品经济的结合问题。党的14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后,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党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党的18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当代19大再次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定位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从总体上讲的,不能盲目绝对的讲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的领域,如国防建设,就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一些带有战略性的能源资源政府要牢牢掌控,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去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也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使市场和政府各就其位,各展其长。才能推动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都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方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推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五十三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0年,深圳率先迈入5G时代?成为全球首个实现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城市。移动通信技术从1G4G,中国扮演的是一个跟跑者,并跑者的角色。今天,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在5G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上的领先。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已经成为领跑者。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小到大,从大到强。5G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历史性变化的重大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2013年,党中央作出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2014年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引进的必经过程。

党的19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19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

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更明确的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适应新形式,新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让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五十四

为什么要把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近年来,一种经济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我国一些领域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这使大量需求外溢。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居民每年境外旅行,留学或就医期间购买的非居民货物和服务高达上万亿元人民币。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与需求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党中央作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调整。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一些供给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等等。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导致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把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这是新时代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本良方。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理解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失衡。即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同时,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们也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总的要求是,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三聚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力度。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制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和需求都带来冲击和影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这种冲击和影响是外生性的,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运行内在激励和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供需不匹配问题。深化供给结构性改革与当前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一致的。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和需求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要坚持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读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是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进供给结构性改革。说到底,是要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即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这揭示了我们的供给结构性改革同西方供给学派的本质区别。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供给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

五十五

为什么说任何想把有制经济否定掉或想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两种论调。一些人否定有制经济,大谈国有企业垄断论,鼓吹私有化去国有化。恶意攻击抹黑国有企业,宣扬国企不破,中国不利。另一些人则否定怀疑民营经济,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认为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这两种论调都是错误的,有害的,都是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背道而驰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为主体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经济。在我国,国有经济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主要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关系共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发展打下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国有企业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如果没有,国有企业长期承担大量社会责任。就没有我国的经济独立和国家安全。就没有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巍然屹立。如果把国有企业搞小了,搞垮了,搞没了。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民营经济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与非经济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优势,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又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就要各方面齐心协力来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系上。要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积极推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把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中。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们党确立的大政方针,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公有制经济绝对不能否定,绝不能私有化,去国有化,去主导化。国有企业不仅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正是由于发挥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自的功能和优势。我国的发展才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的经济才展现出蓬勃生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任何想把公有制经济否定掉或者把非公有制经济否定掉的观点。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都不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都不符合我国改革发展的要求。必须彻底摒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继续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让自己人安心谋发展。大力推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我国经济发展新奇迹。

五十六

为什么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20206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颗收官卫星补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的最后一块拼图。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启用。是我国在重大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项历史性突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深刻把握和战略文化。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举措。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历史经验的坚持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和讹诈。我们发挥科技关的举国体制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依靠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协作。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网。天眼寻空,天问探火等,令世人为之惊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当前我国在发展核心技术方面同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在缩小。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明显,科技创新链条上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还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补齐科技发展短板,把握科技革命先机,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关机制。让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的强大创新合力。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目前,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如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光刻机等核心装备还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向自主创新要驱动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更大功夫,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1的突破。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

抓紧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情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五十七

如何理解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河北白洋淀凉亭上的这副楹联。生动表达了碧波荡漾的白洋淀与首都北京不同寻常的关联。2017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为推动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少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经历过几次重大调整。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有70%以上布局在北方。其中,东北占了54项。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们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的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态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移。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发展活力不足。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形式,呼唤新布局。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大文章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一思路适应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推动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关键在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新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经济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越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域力补偿等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幅幅崭新的区域经济布局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展。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答卷。是适应发展新形势,向世界展现中国之志显著优势的生动写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我国的区域发展必将越来越协调平衡,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

五十八

如何理解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山林交融,天水一色。雄秀与苍茫相映,江水清碧见底,村落镇点缀其间。万千气象沿江挥洒。元代传世名画  富春山居图。生动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山水田园的秀丽景象。把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美丽家园的梦想表达的淋漓尽致。如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神来之笔。正就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业,农民富裕富足。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一个历史性课题。鸦片战争后,我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战乱频扰,民不聊生,农民命运更加悲惨。

孙中山先生对此痛心疾首,提出要对农业振兴而改良之。之后,梁树明,艳阳初等一些有识之士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旧的社会制度的制约,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他们的探索难以深入下去。我们党成立以后,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打土豪,丰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了改革序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农业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汇集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篇全面振兴的大文章。在这一战略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坚持总目标,就是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坚持总方针,就是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总要求,就是要以产业兴旺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以生态移居为内在要求,以乡风文明为紧迫任务。以治理有效为重要保障,以生活富裕为主要目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比重上升,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在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清醒看到,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发展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并带有一定普遍性,必须切实加以解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强化以公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要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强大合力,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苦干实干,久久为,以奋斗,成就乡村振兴伟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五十九

如何理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末,央视报道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二零二零十大流行语。逆行者,后浪直播带货双循环等年度热词入选。其中,双循环作为经济领域专业术语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新词。反映了人们对我国经济发展政策走向的普遍关注。

2020年上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们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对于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中持续发展。在国内国际的循环中动态运行。发展市场经济必然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循环。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于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的重要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党中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有效应对了外部风险,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党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改善的供求关系,同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的64.2%。下降到2019年的31.8%

近几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从需求看,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商品零售额即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首位,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从供给看,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是规模效应和急剧效应最大化发挥。总体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益高远,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握其深刻内涵,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比如有人提出新发展格局,是否是中国迫于外部形势的无奈之举被动之举?是否意味着中国扩大开放政策将发生改变?是否意味着各地都应该搞自我小循环。

答案是否定的。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旗,不是被迫之举和权益之际。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必须积极作为,坚持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要通过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系,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我们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针对全国而言的。如果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搞小而权。甚至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就会破坏国内统一大市场,阻碍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对于各地区来说,必须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以及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有机衔接起来,打造改革开放了新高地。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格局彰显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中,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中。我国国内大循环将更有效率,国内国际双循环将更加顺畅。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六十

为什么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能指望搬来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我们这个星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着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然而,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就是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地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在中国人民顽强前行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所我理想之中华,矢志不渝,唤起功农千百万,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从制度上保障了亿万人民始终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政治制度是用来调节政治关系,建立政治秩序,推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稳定的。不可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来抽象评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的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实践是最好的金石,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全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解决这些重点问题上都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比如,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当家作主。发展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效凝聚了各方面各领域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等等。事实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效调动了一切社会积极因素,有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有效保障了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有效维护了各民族长期共同繁荣发展,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统一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任何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或者相互取代的主张和做法。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制度体系完善和发展,仅党中央部门就集中进行了五次改革。国务院机构集中进行了八次改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

要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东西南北风的政治定力。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找到这样一条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不容易。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六十一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

19457月黄炎培先生造访延安期间,曾坦率地对毛泽东同志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同志自信地说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创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不断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1954年我们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同经过普选产生的12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人民翻身做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各级国家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的主席,总理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出来的,一定要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

6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实践充分证明这一新型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新就新在他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鲜明特色是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56个民族,56朵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70多年前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就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历来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和实验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基层直接民主的新创造新实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评议会制度,居民来访制度,居委会报告制度等,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村民会议和代表会议村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式方法,充分保障基层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充满活力,独具特色,符合国情的好制度。总体来说,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优势,这样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做出充满中国智慧的新贡献。

 

六十二

如何理解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民主?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延安时期这首反映豆选的民谣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动员不识字的农民参与民主选举所进行的智慧创造。从延安窑洞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从共同纲领五四宪法制定到现行宪法与时俱进,修改完善。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使人民民主在东方大国落地生根繁荣发展。

那么人民民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民主呢?

2019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同正在参加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会的居民代表亲切交谈时,深有感触地说道,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回顾人类政治文明史。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取缔封建特权,争取民主方面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们所做的一切改良只不过是用金钱特权代替了个人特权和世袭特权。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决定其民主是虚假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形色色的民主光谱令人眼花缭乱。有的国家选举时,金钱铺路,热闹非凡,空头支票满天飞选举之后从不兑现或者大打折扣,对于大多数选民来说,只能一选了之,别无他法。所谓的西式民主,不过是金钱民主集中体现的资产阶级统治本质。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群众为劳动者服务的民主。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得到彻底解放各族人民实现了政治上的完全平等,开启了人民民主的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如果人民只是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那就是在搞民主秀民主就成了装饰品就成了摆设。有比较才有鉴别,我国人民民主有效防止了西方民主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既保证了人民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保证了人民在民主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权利是全过程的民主。

人民民主具体的生动的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各环节。我国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五个环节扩大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集中反映了全过程民主的具体形式民主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保证了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都冠以人民二字充分反应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民主协商,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民主决策,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凝聚人民群众智慧形成最大共识,保证了决策科学有效。民主管理,根据宪法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保证了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民主监督,按照宪法赋予人民的监督权利,保证了人民群众对各级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以上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内在统一形成全过程民主的完整链条,实实在在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过程民主不仅体现在完整的制度程序上,而且体现在完整的参与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进行广泛政治参与,充分表达政治意愿,推动了人民当家作主不断落实,从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可以看出,人大代表来自五湖四海,涵盖各行各业,各个民族特别是13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所占比例明显提升,凸显了人大代表的广泛性,反映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广泛性。20211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就是在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央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完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民法典草案先后十次公开征求意见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00余万条是通过民主协商推进立法的典范。实践证明,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越广泛意愿表达越充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就越真实。

人民民主之所以是全过程,民主最为关键的是始终有党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吸收群众智慧。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的现实的体现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治理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行人民民主,让全过程民主从各方面全方位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有力保障。

 

六十三

如何理解协商民主是我们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

1949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和平解放不久的北平举行筹备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拟定新中国的国旗设计方案,为此公开征集国旗图案。来自海内外的一幅幅国旗设计图案稿件源源不断的涌来,总计收到2992幅设计图。同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全体代表经过热烈讨论,最终表决采纳红底五星旗的方案,并更名为五星红旗。新中国的国旗就这样在充分发扬民主共同协商的过程中产生了。

协商民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特点,明确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革命对象,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大胆运用协商等形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完成协商建国大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195612月毛泽东同志在同工商界人士谈话中形象的说我们政府的性格,你们也都摸熟了,是跟人民商量办事的可以叫它是个商量政府。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协商民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显示出旺盛生命力。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充满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名非天造必从其实,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长期以来,一些人把民主简单等同于选举民主,甚至膜拜西式选举民主,事实上,在西方所谓的民主国家里人民往往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到个人所得税法等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具体法律法规的出台,都离不开协商民主。实践证明,协商民主能够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所在。协商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协商民主要求,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过商量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充满了中国智慧。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正是在和其他社会主体的广泛协商平等交流中共同创造了协商民主,进而又在一次次的协商民主实践中共同创造了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统一的独到的制度设计。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协商民主深深嵌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过程。它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发挥了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既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既坚持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又贯彻了团结和谐的要求,这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民主形式。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发挥我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做样子的,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个方面的,应该是全国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集的。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广开言路,博采众谋才能发展好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要深入开展政治协商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提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吾不知也。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们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深化了民主的内涵,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实践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协商民主不断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华彩乐章,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

 

六十四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2015年金秋时节,人民大会堂。参加第二届 读懂中国 国际会议的外方代表齐聚一堂,凝神静听期待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声音中探寻中国奇迹的密码,找到读懂中国的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用简洁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其中重要奥秘,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这一精辟论述启人深思,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文化自信,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我们的人民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由于一直受人欺负,很多地方不如人家许多人民族自信心不足,甚至出现了全盘西化论的极端论调。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西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的被动转化为完全主动,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就是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有机整体的自信。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这种自信是我们民族披荆斩棘,生生不息,意气风发,高歌猛进的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蕴含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  

西方几百年来形成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念规定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先人提出的以仁义礼智信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也是维护巩固传统社会发展的稳定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我们所要高扬的文化自信,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本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文化自信关乎道路理论制度的前进方向和价值取向,关乎道路理论制度,能否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获得信念根基与牢固认同。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它具有极强的渗透力能够以无形的思想特定的观念丰富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国人用筷子习惯吃油条喝豆浆,西方人用刀叉喜欢炸薯条吃牛排。文化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影响着人们的一切行为活动滋养着民族生命力,激发着民族创造力熔铸着民族凝聚力。比如,每到春节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都不约而同舞龙舞狮以各种方式辞旧岁迎新春报平安送祝福。文化的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质决定了文化自信辐射面广作用面广动员面广。

文化自信在人们活动的一切方面都表现出来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发挥巨大正能量产生广泛影响力。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绵延不绝,经久不衰。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恰如有源之水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最深厚的历史根基。

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比如写中国字说中国话保有家国情怀,秉持修齐治平,历经千年风雨洗礼已融入血液深入骨髓,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文化自信,一旦树立起来,其影响必然深厚而长远。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新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六十五

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20185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一尊高四点六米重2.3吨的巨型马克思铜像在德国特里尔市中心的西蒙教堂广场揭幕,这尊来自中国的铜像寄托着亿万中国人民对马克思的敬意。马克思主义创立170多年来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党的19届四中全会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明确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制度。这是历史的结论,现实的必然意义重大,而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的理论。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对的理论,他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好的理论。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为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思想武器是行的理论。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是活的理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郑重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和召唤党的团结统一,首先在于指导思想上的团结和统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基础在于思想,理论上的先进和纯洁。

正是因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掌握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从而成为最先进的政治力量,在近代以后中国政治舞台上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才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历经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恪守党的本质属性,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北斗,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建立一个国家政权不容易,坚持住这条道路巩固好这个政权更不容易,只有始终不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道路不偏向江山不变色,保证国本永固事业长青。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凸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确保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凝心聚力,阔步前进。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灵魂, 龙衮九章,但挈一领,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先进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只有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

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的好把握的牢就能形成文化繁荣兴盛的生动局面,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否则就会造成思想文化上的混乱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损害。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生态更加复杂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民族的和外来的相互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论调,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我们作为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东方大国怎能靠马克思主义这个外来户来指导。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其实质是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指导意义,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这种论调只看到了马克思主义起源于西方这一点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科学真理早已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没有认识到,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

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完全正确的。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个问题上,我们经常讲两句话一句是老祖宗不能丢,另一句是又要讲新话。老祖宗不能丢,就是要把握科学理论的正确方向,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讲新话,就是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摆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不断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六十六

为什么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这是山东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张静静抗疫手记中的心语。202046日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他不幸离开了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张静静为代表的时代新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好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人的思想建设灵魂建设聚焦的是造就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19大把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同培养什么样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抓住了价值观建设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深刻把握。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在改造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培养一代新人作为重要任务,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就是要帮助劳苦大众认清苦难生活的根源为摆脱压迫实现解放而奋起抗争。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需要具有崭新风貌,过硬素质的时代新人迎难而上挺身而出。

我们党顺应历史大势,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引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只有源源不断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华民族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赢得未来。

时代新人之新特别体现在有自信尊道德讲奉献,重实干,求进取。有自信就是要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对四个自信,执着,坚定,对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尊道德就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具有善良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的道德实践。

讲奉献,就是具有自觉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担当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在尽责集体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中体现自身价值。

重实干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求实务实,有为善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求进取,就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姿态富有求新求变的朝气锐气,勤于学习,勇于开拓,以新的实践创造成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我们要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让时代新人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引导人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引导人们听党话跟党走,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德才兼备,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在新时代新天地中创业奋斗在创新创造中,让人生闪闪发光。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九零后零零后是先锋队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九零后零零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彰显了青春蓬勃的力量,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实践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必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开创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六十七

如何理解和把握伟大抗疫精神?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伟大斗争锻造伟大精神,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伟大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国人民在伟大抗疫斗争中展现的崇高精神风貌。极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最生动的表达,是党和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50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培育继承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百年来,我们党高擎民族精神火炬淬炼锻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条奔腾不息的精神,大河赓续民族之魂绽放时代光芒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伟大抗疫精神是这一精神谱系中最新的结晶,是新时代最闪耀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爱人利物之谓仁。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在抗疫斗争中,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到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得到悉心呵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面对生死考验,面对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巨大身心压力,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他们中间有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而自己错过救治的医院院长,有永远无法向妻子兑现婚礼承诺的丈夫,也有牺牲在救治岗位留下幼小孩子的妈妈。面对疫情,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壮举书写下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科学技术是人类面对疾病最有效的武器,面对前所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疾病,我们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遵循科学规律贯穿决策指挥病患治疗技术攻关,社会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打出了一场场科学空间的漂亮仗。无论是抢建方舱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优化诊疗方案,还是多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多条技术路线研发疫苗,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精神的尊崇和弘扬都体现了严谨务实的专业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我们秉承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我们最早向世界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关键信息,坚定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议经验。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0年,我们向150多个国家和十个国际组织提供抗议援助向有需要的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向各国提供了2200多亿只口罩,22.5亿件防护服10.2亿份检测试剂盒。坚定履行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这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一个民族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从伟大抗疫精神中汲取磅礴之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六十八

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反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

长期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把他们自己的价值观鼓吹为所谓的普世价值,巧加包装在全球推销迷惑了不少人。有的人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为金科玉律,不知不觉成了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认为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为什么非要拧着来。对此,我们需要廓清思想迷雾,认清其实质和危害。

普世价值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有其特定内涵和政治用意,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在反对封建专制过程中发挥过历史性作用。随着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这些价值观越来越成为维护资本统治的工具。西方资产阶级极力将这些价值观美化成普世价值,并到处输出贩卖,为实现他们的全球霸权图谋樟木。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就曾经说过普世文明的概念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因此,面对普世价值的各种论调,我们一定要认清其弦外之音,醉翁之意。  

其实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都未能真正普世。种族歧视,劳资对立金钱,政治贫富分化,社会撕裂人权无保障等问题,在一些西方国家长期存在,且愈演愈烈与他们所标榜的普世价值形成鲜明对照。

无论是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还是2020年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致黑人死亡而引发的抗议浪潮都是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莫大讽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是举着双重标准,对其他国家指手划脚颐指气使。比如美国在全球大肆实施非法监听却污蔑他国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却污蔑他国试图干涉美国选举。大搞贸易保护主义却指责他国破坏自由贸易。对我国香港民众要求止暴制乱恢复秩序,这一最大人权最大民意视而不见,却给暴力犯罪分子贴上民主勇士的标签。这一世界驰名双标只能说明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是欺世盗名的美丽说辞。

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计步普是更不是什么普照世界的明灯。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和霸权野心四处兜售普世价值推行和平演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等无一不是美西方插手而造成的。在西方价值观念鼓捣下一些国家被折腾的不成样子,有的四分五裂,有的战火纷飞,有的整天乱哄哄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一再说明随普世价值而致的并非自由民主人权的春天,而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严冬。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价值渗透西化分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不断翻新花样变本加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最终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的发展,认为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

反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并不是说人类社会不存在共同价值。2015928日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客观存在共同利益,必然要求共同价值。我们所主张的共同价值不是要把哪一家的价值观奉为一尊,而是倡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这与唯我独尊强施于人,旨在推行资本主义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所谓普世价值根本不同。

反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落脚点在于坚定价值观自信。对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敢于斗争,敢于亮剑,坚决抵制借所谓普世价值抹黑我们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行为。要看到价值观之争的背后,是制度之争,道路之争,实质是人心之争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进一步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起同心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六十九

为什么说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

2016219日,雨水节气春风化雨,万物生辉,习近平总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深入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同记者交谈与群众连线关主题展览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新闻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必须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我们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是私人媒体不是同人办报。这与西方国家的媒体有着本质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坚持不懈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而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要求,新闻官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古人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这个大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根本体现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必须认清西方,所谓新闻自由的本质,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

一段时间内一些人宣扬西方新闻观,标榜西方媒体是社会公器,第四权力无冕之王鼓吹抽象的,绝对的新闻自由。少数人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专挑重大政治原则说事。公然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的不顾起码的是非曲直,以骂主流为乐反主流成瘾怪话连篇,谎话连篇。表面上西方媒体也有很多负面报道,但仔细看看这些负面报道中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根本的严肃话题报道和讨论微乎其微。但如果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同西方意识形态不同的地方发生街头抗议事件甚至暴力恐怖活动,西方媒体就会将其描绘为争取民主自由人权反抗暴政的行动不惜版面时间进行渲染。对社会主义中国西方媒体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抹黑丑化,妖魔化中国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所以说任何新闻舆论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没有什么抽象的,绝对的自由。西方媒体在垄断财团和资本势力的支配下,所谓的不党不私客观中立,社会公器不过是美丽谎言。

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是牢牢掌握新闻舆论主导权,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根本要求,新闻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阵地的最前沿,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联合器,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会变成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无数事实证明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必须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那些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论调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作大作强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七十

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丢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20204月一部由西方媒体推出的记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用59分钟的时长讲述了诗圣杜甫跌宕起伏的59岁人生。将它与但丁莎士比亚比肩该片推出后很快引起广泛关注。1000多年过去了,杜甫和他的诗歌在世界上仍然圈粉无数。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具有如此跨越时空的非凡魅力,为什么仍然需要继续传承和大力弘扬呢?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仅有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还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虽遇到过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厚植根基站稳脚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古往今来,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往往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中华民族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比如盛世大唐国富民强,中华文化魅力远播。那时候通史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都城,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

在新时代,只有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敬畏,多一份珍惜,多一份思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能简单复古也不能盲目排外。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要做好创造性转化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推动创新性发展,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通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这个魂不能丢这个命脉,决不能割断。我们要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七十一

为什么说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20141015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群英荟萃,少长咸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文艺工作者畅所欲言,坦陈己见。有与会者直言,有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一边还挣着大钱。这样的作品是有经济效益了,但是社会效益呢?

针对文艺领域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字字铿锵,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精神。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奉献时代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出重要贡献。2018年我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其中就有不少知名的作家艺术家,他们都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优秀代表。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有的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文艺繁荣创造了条件,但是文艺也可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发生偏差。必须坚持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绝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铜锈气。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驱翘。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1001000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几十年来,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旗迎风雪冒寒暑,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社会主义文艺是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的文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记住乡愁,我和我的祖国,山海情等都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离不开坚毅,执着与创作定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人得了浮躁病。有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浮躁的动机是追名逐利,表现是急功近利背后就是在权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时产生了偏差。资本逻辑侵蚀的创作逻辑市场标准取代的艺术标准。其实真正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向来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正是有了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文艺工作者要明大德立大德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

要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面对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新实践,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自觉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进行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文艺创造。努力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七十二

如何理解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你可以享受5G导览机器人的讲解服务可以体验5G沉浸式影视可以通过5GAR试衣镜感受试衣效果。

这是今天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的日常千年古镇重焕活力,成为互联网深刻影响世界的一个缩影。互联网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同时也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新挑战,可以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思想入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来扳倒中国一些西方政客直言不讳地称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在香港修例风波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上,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上下其手,企图抹黑中国扰乱人心。这些都说明互联网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到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互联网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

截至2020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0.4%日益成为老百姓收音发生的主渠道,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日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潮。更具有自发性,突发性公开性多元性冲突性匿名性无界性难控性等特点,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造成很大影响,一旦应对不当茶杯里的风波可能演变成社会大风暴。放大社会风险影响社会稳定。

只有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切实维护网络安全,提高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水平,才能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掌握互联网战场主动权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党管网络党管新媒体,落实两个所有要求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比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出品的H5作品燃爆史上最牛团队这样创业将中国共产党创业史以酷炫的快闪形式在网上呈现。新华社推出点赞19大中国强起来系列互动活动创造了史上首个30亿级国民互动产品,引领了新媒体舆论场激发了网上正能量。

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净化网络生态。

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做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重视核心技术。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对互联网行业来说,企业即便规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这些年来,我国互联网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某些方面初步构筑起了优势。但也有不少短板和软肋。中兴被禁华为告急,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美国直刺的正是中国缺芯软肋。

过好互联网这一关必须直奔深水区,勇闯无人区扭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尽快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极大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失之交臂。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七十三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好失语就要挨骂的问题?

1936年初夏,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冲破重重封锁冒险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记录了毛泽东同志等党的领导人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讲述的红军的故事苏区的故事,长征的故事,延安的故事。他在此基础上写成的  红星照耀中国  一出版立即引起轰动。中国红色革命的故事,从此走向世界。

新时代的中国正进行着史诗般的壮阔实践,正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传奇,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厚素材和广阔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说,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客观的讲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近些年来,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参与国际传媒市场竞争取得了重要成果,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中国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挨骂现象还大量存在。我们的观念和主张,要经常说反复说,不能长在深山无人知。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一个故事胜过万千大道理。

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要突出主题,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宣介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志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传播优秀当代文化,着力推动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文艺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使其成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志。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要创新方式方法,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讲求情理交融,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坚持以我为主,主动发声,精心设置议题,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注重中外融通,把握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

当年,周恩来总理用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向国际友人介绍,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立刻心领神会,并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讲好中国故事,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影响力。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我们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我们现在有底气也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进一步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近年来,中国国际电视台启用CGTN融媒体中心,推动各频道进入国外主流运营商平台就是提升国际传播力的有力尝试。要重视公共外交用好高端智库交流渠道引导外界以客观历史多为的眼光观察多彩的中国。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用好多种文化形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讲好中国故事,要加强话语权建设,话语权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主动权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在提高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客观上讲,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我们在国际上有理说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和运用我们总的是生手,在很多场合还是人云亦云,甚至存在舍己耘人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

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要把道贯通于讲故事之中,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阐明中国主张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讲好中国故事要奏响交响乐,人人都是中国故事的讲解员,让世界读懂中国,了解中国光靠新闻发布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国民众来中国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需要各方面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示范,无论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出访时的演讲,报刊上的文章,他都善于用故事来传达深意感染他人于细微动人之处,向世界诠释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我们要积极扮演中国故事讲解员的角色不断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练就讲好中国故事的强大内功,饱含深情地把中国故事讲得精彩,生动鲜活。要动员各方面一起做外宣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奏响交响乐唱响大合唱,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

 

七十四

为什么解决民生问题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少做花上垒花的虚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吃的放不放心、有没有房子住、孩子能不能上好学、能不能找到工作、养老有没有保障等等。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把人民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工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民生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19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68%,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总规模2.82亿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352万人,改造棚户区住房560万套,这一组组数据生动反映了党和政府为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特别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民生建设的总体水平,离人民群众的心理期待和现实需求还有差距。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有学上已经解决,上好学的问题仍然突出,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已经建成,还需进一步织密织牢等等。做好民生工作,要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弱项,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做好雪中送炭的事做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事。

做好雪中送炭的事就是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抓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民生工作。教育是民生之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社会保障是普惠托底的民生问题,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人民健康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搞花架子空壳子不能垒大户造盆景,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努力织就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保障网。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承诺了就要兑现做就要做好。一方面要坚持尽力而为,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不能裹足不前,铢施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一口吃不成胖子,民生改善,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我们不能脱离当前我国国情提出过高目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不能好高骛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让老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七十五

为什么说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

1935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2018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了这个故事,并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这著名的爱国三问实质是在追问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这一首要问题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个德既有个人品德,也有社会公德,更有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大德。德立住了,人才能竖起来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古往今来,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从而维护政治统治维系社会稳定的。对于我们党和国家来说,教育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定语只能是社会主义。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就是我们要立的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我们党历来重视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终把德育摆在突出位置。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确立了教育方针,强调,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19大进一步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19届四中全会对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中有近一半儿是九零后零零后他们绚烂的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这一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加之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人生阅历相对有限。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不可低估。特别是要看到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发动颜色革命的企图,从来没有消停过。他们下工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这样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青少年就难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甚至可能走偏。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情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七十六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中央及时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免费救治。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8岁的老人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反观西方一些标榜人权的国家,不仅老年患者被放弃治疗,而且很多家庭无力承担高昂治疗费用,出现一幕幕生死相隔的悲剧。

疫情之下,生死之间为何反差会如此强烈。究其根源与西方国家坚持资本至上,金钱优先的做法截然不同,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属性,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卫生与健康事业涉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一项极其崇高也非常特殊的事业。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公益性意味着要将政府投入重点用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公益性是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基本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践行。

人民卫生为人民,我国始终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创建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农村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等初级卫生保健制度。注重发挥中医药一根针,一把草简便验廉的优势,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广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了寄生虫病,烈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消灭了天花等传染病,我国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之后,欣然写下七律二首 送瘟神 用6亿神州尽舜尧,来欢呼人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再继续坚持公益属性的基础上,用活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我国进行多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明确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确立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基本职责,把公益性贯穿医疗卫生事业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该主要由政府负责保障全体人民公平获得。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我国用较短的时间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百姓就医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超过80%的居民一刻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2019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下降至28.4%20多年来最低水平。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患者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以及驰援湖北的346支国家医疗队4万多名医务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公立医院。充分证明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救治体系是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保障。人民健康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如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如果群众患病得不到及时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利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

不可否认,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仍然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卫生与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尚需破解。解决好这些问题尤其要牢牢把握公益性原则,绝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发挥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的显著优势,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发挥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兜底功能,中市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和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处理好医院和政府关系落实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让公立医院轻装上阵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抓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

 

七十七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走进浙江诸暨枫桥镇。不要人夸好颜色的江南诗韵中一幅悠然祥和的平安画卷映入眼帘。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50多年来,各地学习推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等经验做法,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展示出历久弥新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枫桥经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枫桥经验为坚持和完善社会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重要范本。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手抓保安全护稳定,一手抓打基础,谋长远,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大力推动平安中国建设扫黑除恶成为与打虎拍蝇一样备受关注的国家行动。一大批黑恶势力连同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被连根拔起,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国际知名的盖洛普咨询公司2020年公布的全球最安全国家榜单上,中国高居第三位是前十名国家中唯一人口过亿的大国。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历了一次集中检阅社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一天内就能组织完成数百万人次核酸检测充分展现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和潜力。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数十年过去,虽然影响社会稳定的具体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基层产生的社会矛盾,无论其表现形式多么复杂多样,就其性质而言,绝大多数还是人民内部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法治民主协商的办法进行处理。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基层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使社会治理成效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必然选择,也符合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政之所要,在乎民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关键在体制创新。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当前仍有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影响着社会稳定,而其中大量问题是由利益问题引发的。这要求我们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从人民内部和社会一般意义上说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维稳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单纯维稳不解决利益问题,那是本末倒置,最后也难以稳定下来。要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夯实基层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同时也是疏导各种矛盾的茬口。枫桥经验启示,我们要加强城乡基层精细化管理,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惩防并举,以防为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不能老是亡羊补牢,穷于事后应对。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着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更让我们看到法治科技等手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树立法治思维,发挥德治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的力量,来自人民共治的智慧出自人民共享的成果,为了人民。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继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七十八

为什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彩云之南的大理,洱海,像一只蔚蓝纯净的眼睛,凝望着万木葱荣的苍山。但这只眼睛曾经也进过沙子,令高原明珠蒙尘。经过不懈治理,如今的洱海渐渐重现,天蓝海碧的靓丽景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洱海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眼睛和生命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生态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广袤的草原,肥沃的土地,鱼产丰富的江河湖海等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自然是慷慨的人类善待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自然就会馈赠人类。正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促骨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道理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也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智慧紧密相关。

从根本上说,人类是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历史地看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衰落与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直接相关。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由于过度垦种等原因。最终难逃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的命运。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传统工业化迅猛发展,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一些西方国家相继发生了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很多人患病死亡损失巨大震惊世界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独特的地理环境也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今天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西北方57%的国土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这种基本的资源环境国情决定了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现在吃饱穿暖了热切期盼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正在逐步重现,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塞罕坝造林,毛乌素治沙等百姓受益国际点赞的生动范例不断涌现。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需要跨越,许多娄山关腊子口。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与热爱自然的情怀和科学治理的精神,像保护眼睛和对待生命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七十九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安吉余村靠着开山采石,成为远近闻名的首富村。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烟尘笼罩污水横流,成为困扰群众的大问题。要钱袋子还是要绿叶子?在抉择的十字路口,2005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考察,以充满前瞻性的战略眼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余村在这一重要理念的引领下,努力修复生态用绿水青山敲开了经济发展的新大门,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这一新的发展理念已经从小山村走向了全中国,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形象化表达,这两者绝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清晰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经济发展不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绝不能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一味索取资源。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巍巍高山茫茫,草原茂密,森林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湖泊,湿地,冰天雪地等都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最大本钱。绿水青山还是更加基础性和本源性的财富,离开了绿水青山,人类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绿水青山本身蕴含无穷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作为劳动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社会生产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就什么也不能创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时至今日,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绿色生态已经成为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人们都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投资发展工作生活和旅游。

河北塞罕坝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沙地变绿洲,青山变金山的人间奇迹,吉林查干湖渔场实现了保护生态和发展旅游相得益彰,陕西安康的茶农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都印证了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的道理。

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胜过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如果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定要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生态上下工夫,壮大美丽经济。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生动实践,让祖国大地山川绿起来了,让人民生活美起来了。路子选对了就要持续走下去,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把绿水青山见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八十

如何理解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长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以水为纽带,连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了中国经济大动脉。但多年来他也饱受环境污染过度开发之痛。

长江病了,病得还不轻。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脉开方,推动沿江11省市治理污染修复生态协同发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而今大江奔流,正日益呈现水清地绿天蓝与活力效率魅力交相辉映的景象。唱响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长江之歌。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这场深刻革命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它突破了旧有发展思维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绿色发展的真谛是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就是要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从一味地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相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回顾历史,几百年来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中把生态环境破坏了搞了一堆没有价值,甚至是破坏性的东西。再补回去成本比当初创造的财富还要多。

14亿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的,要实现永续发展,如果再走美欧老路无节制消耗资源,不计代价污染环境是难以为继的,也是走不通的。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必须坚决摒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根本之策,从源头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的做法,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经济发展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发展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追求绿色发展繁荣。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通过绿色技术体系改造形成绿色经济,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磐。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方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破坏生态触碰红线事件,如木里煤田超采破坏植被千岛湖饮水保护区违规填湖,腾格里沙漠遭企业污染等。这些事件受到严肃查处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触及灵魂深处,促进每个人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

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近年来,上海这座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法规先行正向激励精细操作,目前居民垃圾分类达标率已经提升至90%以上,全是了诠释了新时尚的内涵,让文明习惯长流,指尖绿色生活常在心间。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人类的美好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世界各国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同住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八十一

如何理解建设美丽中国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周文王颁布的这条《伐崇令》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并把这种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后来不少朝代也都有保护自然的律令,并对违令者重惩。

鉴古可以知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制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如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等。主要是由于党委政府失职渎职,企业责任不落实造成的,归根到底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制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要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必须从根子上解决,作出系统性制度安排,为建设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制定实施了60多项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河湖长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全面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党的19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进一步作出系统安排明确重点任务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坚持严字当头,把制度的刚性和权威牢固树立起来,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绝不能越雷池一步。要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推动层层压实环保责任,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制度间的即时执行有力,督查中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要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让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人得不偿失乃至倾家荡产。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要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制度实施最严格的考核问责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不能让他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要终身追责。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甘肃祁连山由乱到治陕西打响秦岭青山保卫战,充分彰显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成效。只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战略部署,着力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转化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实际效果。就能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编辑:沈锦泉 处室审核:王渊 校级审核:黄家红
新闻图片

主办单位:莆田第五中学 闽ICP备05007000号-1

学校信箱:ptwzbgs@163.com   邮政编码:351100

学校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棠霞街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