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2017年10月25日)
习近平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刚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25日中午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中共十九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500多名中外记者在这里架起摄像机、照相机,打开电脑、录音笔,准备第一时间向全球报道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首次集体亮相。
11时54分,习近平等在热烈的掌声中步入大厅,神采奕奕,面带微笑,向在场的中外记者致意。
在中共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作简要介绍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表示,昨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闭幕。这次来了很多记者朋友,许多是远道而来。大家对会议作了大量、充分的报道,引起了全世界广泛关注。你们辛苦了,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表示,大会开幕以来,有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发来855份贺电贺信。其中,有814份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习近平指出,在刚才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全会选举我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是对我的肯定,更是鞭策和激励。
习近平向大家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后,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表示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习近平指出,过去的5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已经完成了,有的还要接着做下去。中共十九大又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我们要统筹抓好落实。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
习近平强调,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习近平指出,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惠及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并对未来发展作出新的规划,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习近平强调,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坚信,中国人民生活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
习近平指出,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永远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我们将继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全党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苦难中走过来,深知和平的珍贵、发展的价值。中国人民自信自尊,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将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习近平最后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2时17分,见面活动结束。习近平等向中外记者们挥手道别。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材料二】
采访对象:翁福琳,1941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1983年到福州市农委工作,历任副主任、主任、书记。1988年任福州市副市长,1992年任常务副市长,1996年任市长。2001年退休。
采访组:邱 然 黄 珊 陈 思
采访日期:2017年6月2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芳沁园
采访组:翁福琳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您与他一起工作近6年时间,请谈谈您对他的印象。
翁福琳:我第一次和习近平同志见面,是1990年他来福州任职的时候。那一次,他给我的印象很好,我感觉他年纪虽不大,却很稳重,话不是很多,但出口很实在、很有分量。当时,我是福州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和他见面之前,事先准备了福州市农业基本情况汇报材料交给他。他看了以后,跟我讲:“省会城市的农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民以食为天,农业搞得好不好,涉及城乡家家户户,关系到社会安定和民生稳定。”
后来,通过工作接触,我发现他确实对农业非常重视。他下乡做农业调研的时候,一般都让我陪他去。现在回顾起来,我当时跟他共事近6年时间,他对农业各项工作的指示和具体做法,都非常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现在,福州农业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果,都与他那时打下的基础有密切关系。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当时是如何谋划福州发展的?
翁福琳:习书记来到福州以后,通过密集的、高强度的调研熟悉了福州的情况,又通过大量征求意见和积极探索,对福州发展有了系统思考,对福州未来3年、8年、20年的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
在此之前,福州市的领导班子还未提过20年这么长远的规划。
习书记主政福州期间,还提出了“海上福州”的规划。这个规划,是根据福州的地理位置、地缘情况、通商历史、与海外华侨的密切联系,以及诸多自然条件的特点提出来的。福州的经济发展,确实不能仅仅局限于陆地,丰富的海洋资源是不可忽略的。我参加了习书记组织并主持的“海上福州”研讨会,会议地点在平潭县。我记得当时还出了一个文件,提出了福州将来如何开发海洋等规划。
习书记还为福州提出了一个“建设大都市”的发展远景。现在,20多年过去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习书记当初并没有“高估”福州,也没有“低估”福州,他对福州的预估是恰如其分的,对福州的定位和未来发展,都把握得非常准确。在习书记规划的发展框架下,福州这些年发展顺利,城市规模不断扩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宜居环境得到有效落实,政府的办事效率、市民的综合素质都在大幅度提升。现在,很多重量级外商到福州投资,很多国际会议也在福州举办。许多出国旅游的市民回来后感言,福州越来越有“国际范儿”。大家都有目共睹,福州正向着习书记当年规划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福州在古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之一。现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又把福州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连接在一起。
他的这些思想,全部都是很现实也很扎实的,对福州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位。如果不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怎么能撑得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出发点这个定位呢?所以,回顾习书记20多年前的规划和现在的契合点就会发现,他确实是具有战略远见的政治家。
采访组:请您谈谈习近平同志是如何推动福州发展的。
翁福琳: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这个词在福建已经提了将近10年了,但福州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我个人认为,还是习书记来了之后才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他主政福州期间,福州开始有了跨越式的大发展,走得比较快,也比较稳。
先说“请进来”。当年,福州引进的几个大项目,如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还有几个大的经济开发区,都是在他手里办的。
再说说“走出去”。我就举一个我分管的渔业工作的例子。
当时,随着渔业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福建沿海的渔业资源因为捕捞过度而濒临衰竭。渔民都处于待业状态,他们无所事事,船只大量闲置。我们都在考虑,渔业怎么办?未来怎么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习书记派我到海南考察,之后又让我带队去印度尼西亚考察。那次,我带了2个县的县长,还有渔业局长、船长,到印尼的伊里安岛实地考察。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岛屿众多,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捕捞技术和船只。这种情况正好与我们形成互补。
为了完成好习书记交代的任务,我3次到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去见钱永年大使,汇报渔业合作的具体情况。钱大使说:“你这个项目应该可以搞得成。北京已经批了3支队伍,但都未落实,主要是因为印尼情况比较复杂。你们福建的华侨多,与当地关系比较融洽,有条件做得成。我这边跟北京有关部门通个气,你们也抓紧商议并报批。”
我马上把这个情况跟习书记汇报了,他第一时间回复说:“做啊!要做好,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使合作能顺利进行。”于是,我们马上就开始做了。很快,双方经过一些必要的筹备,顺畅地达成了渔业合作的共识。
在项目推进的初始阶段,与我们合作的印尼华侨黄先生对我说:“翁先生,我初次跟你们合作,如果出现了问题,我有事情找谁去解决呀?这个问题我不能不考虑。所以,我们合作创办的公司,要有一名你们那边的领导来任职,帮助解决问题。这个人,我看你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当董事长,你来当名誉董事长。”
我说:“你有事情找我,我绝对负责。但是,我不能做名誉董事长,因为中国有规定,在职领导干部不能在企业兼职。”
黄先生说:“那好!你不做,我也不做了。”
我赶紧把这件事跟习书记报告了,他说:“你可以做这个名誉董事长,上市委会议研究确认就行。”很快,这件事就在会议上确定下来了。记得当时明确了“三个不准”,我现在还记得其中的两条:第一,不能有工资。第二,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这件事情说明习书记非常灵活,也非常务实。
不久之后,连江县的20艘渔船出航,这是他们第一次进入印尼海域进行捕捞作业,也是福州渔民进入远洋捕捞的第一支船队。随后,进入印尼海域的远洋捕捞作业就大规模展开了。很快,渔民在印尼的收成大都运回福州,这不仅解决了渔民“火烧眉毛”的生存问题,也丰富了福州市民的“菜篮子”,解决了福州市场需求的大问题。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当年讲“马上就办”,也讲“真抓实干”。您刚才讲的情况,就属于“马上就办”,那么他是如何“真抓实干”的?
翁福琳:习书记提出真抓实干,不是蛮干,也不是盲目地干,而是首先进行深入调研,采集信息,再科学谋划,科学地干。
习书记调研的渠道多种多样。比如,他经常向一些老干部、老同志请教。他一贯对老同志非常尊重,对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非常重视。他这种请教,不是随意的,而是有制度保障的。他到福州以后首创了老干部“季谈会”。顾名思义,在每一个季度,都召开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他把市里的离退休老干部请来,把刚刚过去的那一季度福州市的各项工作、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向他们介绍一下,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工作有没有问题?哪里不足?哪项工作做得不够?社会上有什么反映?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都可以在“季谈会”上谈。
老干部们也非常愿意参加这个“季谈会”。他们退下来以后,就有充分的时间广泛地接触群众。在街头巷尾,他们不断地和群众交流,倾听群众的声音,而习书记创办的这个“季谈会”,可以充分地把这些声音直接收集上来,效果非常好。
习书记不仅创办了“季谈会”,而且每一次都坚持参加,认真倾听,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在我主持政府工作期间,我也都参加“季谈会”,所以我很了解他对这个会的重视程度。
20多年过去了,福州的“季谈会”仍继续开展,效果一直很好。我现在也退休了,有很多时间收集群众的意愿,并把群众的意愿传递给现在的领导班子。继续为党、为革命发挥余热,这不仅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也能让我们的领导班子“耳聪目明”。
习书记还在福州创设了“下基层接访”制度。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社会变革时期,各类问题越来越多,群众上访的人次也相应地越来越多。面对这个状况,习书记首先抓制度变革,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他带领干部到基层进行“下访”,到老百姓家门口去服务。因为我当时是管农业的,所以每次下农村我都会去。下基层前要提前3天在县城及各乡镇贴布告,布告上写明,市委、市政府在某日要在本县的某某地方开接访会,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都会来,大家有什么需要向市里反映的,都可以当面与领导沟通。
接访开始之前,各部门的领导分别到各个办公室接待群众。群众来上访,要反映什么问题,有什么事情,直接找对应的部门领导去谈,比如土地、规划、民政、农业、公安……各个方面都有,群众只要有事反映,肯定能找到主管这一摊的领导。遇到大的事情,由习书记亲自处理。
这样一来,效果非常明显,上市里来告状的老百姓一下就少了很多,“群众上访”的现象变少了,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提高了。而且,大量问题在“下访”之前都被基层干部突击解决了,免得到时候让市里领导看到这么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下访”也是一种推动工作的倒逼机制。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陪习书记在闽清“接访”时,有农民过来反映种的西红柿卖不掉。
习书记当时就给农民们承诺:市里会马上研究,帮助你们解决!
习书记说:“出现买难、卖难问题,是我们考虑不周。政府应该搞一个批发市场,并引导组建收购队伍,让买卖双方在市场内自由交易。”根据习书记的指示,政府部门立即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建设亚峰蔬菜批发市场,实现产销一体、城乡联动,从根本上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
习书记发现产销失调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个问题,依靠的就是变“上访”为“下访”的创造性制度。
习书记组织“下访”是定期的,但他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关心基层群众则是不定期的,这是他日常一直都在做的工作。在我分管的工作范围内,我了解得更多的是他对农民的关心和关爱,对他们的扶持和帮助。习书记习惯到农村去调研,征求农民意见,了解他们需要政府从哪些方面进行扶持。
注重农村工作的同时,习书记也没有忽略城市建设。他非常重视保护文化古迹和历史文物,对福州市很多古建筑的保护、保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旧城改造对古建筑的破坏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旧”的东西,大多都是要拆的,有很多古街古巷在一纸批文之下夷为平地。而在习书记主政时期,他正确处理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保护下来很多古建筑,像“三坊七巷”这样一批古城街区得以保存下来。现在,“三坊七巷”已经成为5A级景区,游人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承载着历史,也成为一张文化名片。习书记保护了祖先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功不可没。
采访组:1992年,福州市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习近平同志当时是抗洪救灾领导小组组长,您是现场总指挥,一直陪同他在抗洪第一线指挥抗洪,请您谈一谈那次事情的经过。
翁福琳:福州一年有四五次台风,都是比较“正常”的事情。1992年夏的一天,天气预报说有暴雨,我陪着习书记沿着闽江岸边往上走,检查闽侯那一段的防洪部署情况。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我们到了荆溪镇,听完汇报并作简要部署,大约半小时之后,发现国道已被洪水淹没,情况不妙。习书记说:“赶快!往回走,到中洲岛!”他心里很清楚,福州只要一发洪水,中洲岛肯定先遭殃,洪水来势这么凶猛,发展得这么快,必须先赶到中洲岛看看情况。
果然,我们赶到解放大桥桥头的时候,看到洪水已经快涨到桥面了,中洲岛已被淹没了,岛上楼房的第二层已经进水。我们在桥上可以听见岛上的群众在呼喊。
岛上还有人被困在里面,隔着滔滔洪水,如何把人安全快速转移出来,是个很大的难题。习书记派人到供销社找绳子,把绳子拴到岛上的牢固之处。同时,他紧急召集的100多名武警战士也已经到位,武警战士沿着绳子爬到岛上,把被困群众一个一个地转移出来。习书记还调用了消防车,用消防臂辅助救援。他还与空军联络,用直升机转移岛上被困群众。
从部署和检查防洪设施,到赴中洲岛指挥救援被困群众,直至全市抗洪及善后处置,习书记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没有回家。就在这三天,彭丽媛老师正在妇产医院生产,而忙于挽救群众生命财产的习书记,没能腾出一点工夫去看一看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
采访组:驻榕部队为什么能够如此顺畅、默契地配合习近平同志指挥的抢险救灾?
翁福琳: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全力以赴忠诚履行他们保卫人民的天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习书记与部队交流非常顺畅,关系很“铁”。
一直以来,习书记对部队工作都非常重视。每一年开拥军座谈会的时候,海陆空军全部都来,他积极跟部队交换意见,问部队需要地方上配合做什么,对地方的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想法,部队有什么困难需要地方解决。几年下来,习书记确实为部队办了很多实事,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改造、随军家属的安排及子女上学等等。
采访组:请谈谈您和习近平同志在福州搭班子的感受。
翁福琳:习书记当福州市委书记的时候,他是我们班子当中年龄最小的。他当“班长”的那几年当中,班子内部一直非常团结,也非常民主,很和谐。我们都很尊重他,彼此之间经常沟通。
习书记也经常到省里面各个部门去走一走,谈一谈。省直单位需要福州帮助解决的事情,还有福州需要省里帮忙的事情,他都会及时进行沟通。所以,那段时间,福州市和省里的关系也非常顺畅,各项工作开展得很顺利。
习书记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他离开福州市委20多年来,后面的几届领导班子,一任接一任延续他“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现在还是这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家都感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改革、抓发展、抓法治、抓作风、抓党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非常成功,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很长国人的志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但是我们有信心,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做了长期的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带领我们踏踏实实干下去,去实现这些蓝图,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人民之幸。中华民族正行进在伟大复兴的路上,中国人民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全世界都听得到。
【材料三】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0月14日)
习近平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要求发挥经济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
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谱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建立经济特区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40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财政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9424亿元,实现了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吸引全球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实现了由进出口贸易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由经济开发到统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来,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率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的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广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经济特区广大建设者,向所有为经济特区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各位来宾,向关心和支持经济特区建设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一是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三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四是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引进来”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竞争力。五是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六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七是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八是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九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十是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发展作出贡献。
以上十条,是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经济特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去年8月,党中央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有关工作。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第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广东、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率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深圳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第二,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
党中央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以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为契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深圳经济特区要扛起责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努力在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要着眼于解决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多策划战略战役性改革,多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民生服务供给体制、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要优化政府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进一步激发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
第三,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复杂挑战,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务实合作。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第五,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聚焦到这个目标上来。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经济特区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要把提高发展平衡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补齐公共卫生短板。
第六,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要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全力支持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工作,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支持经济特区深化改革开放、开展前瞻性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民生保障和改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为新时代经济特区改革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持。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经济特区建设40年的实践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也为各国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分享了发展利益。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发展,构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新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有着更高要求。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为改革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劲头。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特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四十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经济特区的沧桑巨变是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拼搏奋斗干出来的。在新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 202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党的中央委员会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第三条 中央委员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以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第四条 中央委员会开展工作,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行正确有效集中,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六)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二章 领导地位
第五条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大脑和中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涉及全党全国性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和解释。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
第六条 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领导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重大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
第七条 各级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都必须自觉接受党中央领导。
第八条 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自觉服从党中央,向党中央看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章 领导体制
第九条 中央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委员和候补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者延期举行,中央委员会的任期相应地改变。
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人选应当集中各地区、各部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党的执政骨干和优秀代表,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分布均衡、结构合理,能够担负起治党治国治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重任。
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第十条 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每届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在下届全国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党的经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为止。
第十一条 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军事委员会履行党和国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职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第十二条 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履行党的最高纪律检查机关(国家最高监察机关)职责。
第十三条 党中央设立若干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党中央领导下,负责相关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党中央设立若干工作机关,在党中央领导下,主管或者办理中央相关工作。
党中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设立党组,对党中央负责,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
第四章 领导职权
第十四条 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行使以下职权:
(一)召集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讨论中央委员会向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党章修正案,并决定提请全国代表大会审查和审议。必要时决定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全国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
(二)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通过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增选、增补中央领导机构成员,增补中央书记处成员、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
(三)听取和讨论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
(四)讨论和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五)讨论决定国家主席、副主席推荐人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人员推荐人选。
(六)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委员;决定或者追认给以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的处分。
(七)讨论和决定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中其他重大问题和事项。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的职权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行使。
第十五条 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行使以下职权:
(一)召集并主持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决定提请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的问题和事项。
(二)讨论和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事项。
(三)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决定给以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的处分,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决定开除严重触犯刑律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党籍。
(四)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任免干部;决定对有关党的领导干部的处理处分事项。
(五)研究决定其他应当由中央政治局决定的重大问题和事项。
第十六条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贯彻执行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决议、决定,组织实施中央政治局制定的方针政策,行使以下职权:
(一)处理党中央日常工作。
(二)研究讨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事项并提出意见,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
(三)研究决定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事项。
(四)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作出处置决定和工作部署。
(五)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国务院党组、全国政协党组、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等的工作汇报。
(六)按照有关规定推荐、提名、任免干部;决定对有关党的领导干部的处理处分事项。
(七)研究决定其他应当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决定的重大问题和事项。
第十七条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第十八条 中央书记处根据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指示安排开展工作。
第五章 领导方式
第十九条 党中央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第二十条 党中央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指引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加强政治引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思想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风范引领,以强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凝聚党心军心民心。
第二十一条 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统揽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统揽各方力量,领导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体行动。统揽国家治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十二条 党中央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强烈的忧患意识、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全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六章 决策部署
第二十三条 党中央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根据需要,分别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
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加强分析论证,凝聚智慧共识,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第二十四条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议议题由中央政治局在党内一定范围征询意见后确定。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有半数以上中央委员会委员到会方可召开。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因故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当在会前请假,其意见可以用书面形式表达。根据需要,可以安排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根据讨论和决定事项的不同,采用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委员半数的为通过。未到会委员的意见不计入票数。候补委员不参加表决。
对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决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可以先由中央政治局作出处理决定,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
第二十五条 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般定期召开,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会议议题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确定。
中央政治局会议应当有半数以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到会方可召开。根据需要,可以安排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决定问题时应当经过充分讨论,涉及多个事项的应当逐项进行讨论和决定。
第二十六条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定期召开,遇有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会议议题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确定。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应当有半数以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到会方可召开。根据需要,可以安排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在决定问题时应当经过充分讨论,涉及多个事项的应当逐项进行讨论和决定。
第二十七条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指示要求,中央书记处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讨论有关事项。会议议题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确定。
第二十八条 党中央根据需要召开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等,分析形势,部署工作。
第二十九条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指示要求,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召开会议,研究决定、部署协调相关领域重大工作。会议议题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确定或者审定。
有关事项经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会议审议后,根据需要提请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三十条 党中央就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重要人事安排等进行协商,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通报重要情况,沟通思想、增进共识。
第七章 自身建设
第三十一条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将“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三十二条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必须牢记自己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的一员,坚持组织原则和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按集体意志办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当自觉执行党章等党内法规,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及时将工作中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情况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党中央决策、决定和重大工作部署作出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批准。
第三十三条 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应当带头发扬党内民主,认真执行党章等党内法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参加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应当积极就党和国家工作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材料五】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武汉果断封城到全国各地严防死守,从数万名医护人员逆行驰援到19个省份对口支援,从全力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和维护安全稳定两不误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到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这场感天动地的伟大战“疫”,所迸发的磅礴力量横扫一切病魔阴霾,所彰显的中国制度优势让世人为之惊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疫情是制度优劣的“透视镜”,相较于某些西方国家抗击疫情效率低下、应对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政治领导力、社会号召力、群众组织力和资源调配力。2020年5月6日,新加坡一家民调机构针对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抗疫表现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以85分位居榜单之首,而西方主要国家的分数大都在全球平均分(45分)以下。衡量一种制度到底优越不优越,关键要从它在国家危急关头的现实表现来考察,从它的治理效果来评判。经过70多年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治理优势和效能,不仅能从理论上进行透彻阐释,而且在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印证。
一 中国制度好在哪儿
曾几何时,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被奉为圭臬,“往西看”“向西方取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唯一路径选择,“现代化就是西方化”“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历史的终结”几乎成了定论;而如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疾病缠身、麻烦不断,欧美国家乱象频发,一些追随者纷纷陷入“民主陷阱”“发展陷阱”。与“西方之乱”不同,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上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制度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危急时刻都展现出强大的优越性和有效性。许多国家纷纷“向东看”,探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希望从中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良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必须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说到底,就是因为它更能满足越来越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对制度的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我们常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最根本的就是好在这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制度的显著优势。这既是理论层面的概括提炼,也是生动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亿万人民的切身感受。
比如,这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引的好制度。道路决定命运。走什么样的路,如何避免走错路,关键是要有思想理论的科学指引。社会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建设和改革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和精神之魂。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把人民福祉、党的使命和国家前途贯通起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成为指引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
比如,这是有党的坚强领导的好制度。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科学社会主义天然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只要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就变不了色、改不了道。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史来看,凡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就能够江山稳固;凡是削弱和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就会改旗易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党的领导不仅确保了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能够保证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而西方国家的政党“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多只能考虑任期内的事,没法从长远来谋划,即使制定了长期政策,也会被后任像“翻烧饼”似的推倒重来。
比如,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好制度。在我国制度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会治理制度等,无不鲜明地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这同资本主义国家名义上“民有民治民享”、实质上“以金钱资本为中心”有根本不同。举例来说,无论我国什么地方发生火灾,消防员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惜一切代价扑灭火情。而资本主义国家就不同,2019年美国加州发生了一场山火,消防员“谁交费先救谁”,优先保护富人的豪宅,没交消防费的住户只能望“火”兴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房产化为灰烬。肆虐的大火,犹如人间炼狱,烧出了资本主义的残酷真相。
比如,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制度。三峡工程18年移民130多万、扶贫脱贫几十年如一日、挖通一个隧道历时十几年、南水北调跨越半个中国……这些需要调动的资源和力量之巨是无法想象的,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特别是,这个显著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集中体现。我们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举全国之力,集优质资源,为战胜疫情形成了强大合力。在我国,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从而具有超强整合力、强大动员力和高效执行力;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从而确保全党服从中央、地方服从全局,等等。所有这些,都确保了全党、全社会能够做到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
比如,这是为事业聚英才的好制度。在我国,选拔优秀干部和各方面人才,不是为了一党、一派的私利,而是坚持天下为公、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有效避免了西方国家党派纷争、利益偏狭等弊病。我们每一级干部的选拔,都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历经长期的政治锻造和实践锻炼。平均来算,一个干部从入职到成长为正部级领导干部,需要从700多万个干部中脱颖而出,经历时间至少23年。而在西方某些国家,连一天从政经验也没有的人,居然能堂而皇之竞选当上总统,并用一些职位来回报“金主”,这同我国的“贤能政治”有着本质差别。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国家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实力强弱的比拼,深层次上是制度优劣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
二 “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
京冀大地,凤凰展翅。2019年9月,拥有世界最大规模单体航站楼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这座现代化机场仅用了5年时间就建成,建筑面积约140万平方米,耗资800亿元人民币,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亿人次,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多个之最,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英国《卫报》发布的“世界新七大奇迹”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列榜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评价,这座新机场是2019年全世界最激动人心的建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惊艳亮相,是新中国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威力和实践成效。7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所谓奇迹,就是极不平凡、很难做到的事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新中国70多年来发展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两大奇迹”,即“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两大奇迹”之所以能被创造出来,是党带领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充分发挥的必然结果。
发展奇迹“惊天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百业凋敝、一贫如洗,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当时,我国的“人均钢铁产量只够打一把镰刀”,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现在,中国已拥有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高铁运营里程超过世界2/3,掌握超过全球1/3的5G标准必要专利。短短70多年间,我国从白手起家到赶超世界、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建成了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2019年我国GDP达到99.1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是什么推动中国经济腾飞?有人归结为人口红利、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比较优势”,但这些因素只能带来一时增长,无法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起根本性作用的是制度的威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通过改革激发出体制机制的活力,产量和效率就大大提升。西方有些人虽然不得不承认我国发展的客观现实,却不愿承认其背后的制度原因。事实上,我们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资本主义有益因素结合起来,既强有力地主导经济发展的大局,又注重释放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潜能,确保中国经济列车沿着正确的轨道快速前行。
稳定奇迹“羡世人”。当前,我国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联合国有关机构数据显示,我国每10万人中命案发生不到1起,低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处于极低水平。在当今世界国际乱局交织、局部冲突和动荡不断、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能在快速变革和发展中保持总体稳定,可谓独一无二。而有些国家宣扬人生而有“免于恐惧的自由”,事实上他们的国民拥有的却是恐惧中的自由。
是什么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在我国,有着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治理网络,确保整个社会大局平稳可控。同时,我国有着科学完善的利益协调、矛盾化解、诉求表达、决策参与和应急管理等机制,能及时有效消除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做到“明察秋毫之末”“防患于未然”。
评判一种制度是否行得通、有效率、真管用,实践最有说服力。面对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
三 坚定中国制度自信
2019年年初以来,一档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在东方卫视热播,圈粉无数,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节目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通俗的表现手法,采用“演讲+真人秀”的形式,不仅向观众呈现一个客观立体真实的中国,而且深度挖掘中国发展的制度原因。凡是收看过该节目的观众,都被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所打动,无不为其中透射出的强烈制度自信所感染。
制度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对自己国家社会制度的认同、坚守和捍卫。在“四个自信”中,制度自信更具体、更显现、更刚性。可以说,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强大底气和有力支撑。自信常常是“顺境中易、逆境中难”。今天我们强调制度自信,就是因为有些人还有不自信的问题,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需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多补点“钙”。特别是在目前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力量对比总体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增强制度自信关乎道路方向,关乎前途命运,尤为重要、非常紧迫。
宣传教育强认同。制度宣传教育犹如在人们心中播撒种子,必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要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全党全社会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识形成这套制度的宝贵经验和基本原则,切实增强认同感和自信心。制度宣传教育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体现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把制度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讲好故事增了解。“酒香也怕巷子深。”700多年前东西方鲜有交往,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撰写的游记,把一个富饶强大的中国带到了欧洲人的面前。这本书犹如一把钥匙,向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对西方人的东方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影响力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国际上一定程度还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问题。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最要紧的是采取合适的方法,求同存异、聚同化异,适应受众的接受习惯,创新传播方式,善于借用“外嘴”说话,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制度的基本理念和特色优势。
正本清源辨是非。近些年来,国际上有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甚了解,有的还存在误解误读,甚至故意歪曲抹黑。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谬论试图搞乱人们的思想,动摇广大干部群众的制度自信。对这些错误观点必须旗帜鲜明予以批驳,明辨是非、激浊扬清。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原则性和独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更充分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和旺盛生命力。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继往开来,熠熠生辉的中国制度,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壮美航程;放眼世界,魅力四射的中国制度,必将为人类制度文明宝库增添璀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