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人民要论:以“四个自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18年08月09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法治既是目标也是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权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继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四个自信”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同志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地认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实现人民幸福。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实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可以列举出几十条,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发挥道路自信在法治建设上的引领作用,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相伴相随。它立足中国国情,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推进依法治国的成功经验,鲜明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以及实现途径等基本问题的系统认识和集中回答,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实现目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新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主要包括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人民当家作主理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良法善治理论、法治中国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等等。现阶段,解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的关键。坚定理论自信,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法治实践需求与法治理论供给有效对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已被实践所证明:中国发生举世瞩目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样一套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促进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增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坚持制度自信,就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制度自信引领法治体系完善,首先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其次要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证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要加强法治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第四要构建起务实管用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还要统筹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促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互联互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之源,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和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法治信仰、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原则、法治价值、法治习惯的总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构成要素。
法治中国建设是制度建设、机制建设、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就要在着力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实施的同时,不断完善机制、创新形式,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应然之举。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是国家发展实践在法治层面的精神呈现。通过全面融入法治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厚道德滋养,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思想道德基础。
发挥文化自信的引领作用,还要弘扬法治精神,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自觉拥护和信仰法律。法治精神是人们对法治的尊崇、敬畏、捍卫和厉行,表现为对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保障权益的追求。法治只有成为人们的精神向往和依托,才会真正内化为约束或支配行为的观念和准则。要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构建良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环境。着力培育法律思维、法治习惯,使全社会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执笔:马一德)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09日 07 版)
【材料二】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种淑芳
2018年08月10日11:02 来源:吉林日报
党的十九大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为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新的目标和方向。“组织力”是指组织内的各个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整体合力。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组织力则是指党的基层组织为实现其基本任务,将组织内部的各种要素进行调配、统合,从而展现出的整体合力。
新时代提升党的基层组织组织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并解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目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还存在着组织生活不到位、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强、工作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具体来说,有的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强表现为:一方面,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党组织负责人民主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么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要么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一群人谁说了也不算,没有形成凝聚力。有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执行不到位,不能有效保证党内组织生活的制度化、经常化、长效化;另一方面,请示报告制度执行不严格。有的党组织未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遇到需要报告的事项,不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导致上级组织无法在充分掌握关键信息的情况下对下级组织的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这都严重制约了其组织力的充分发挥,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执政本领。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神经末梢”和“最小单元”。我们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能看到,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组织就是一座堡垒。革命时期,“把支部建在连队上”保证了“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抗险救灾第一线的一面面党旗,带给人民群众百倍的信心和力量。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基层党组织抓好政治建设,就会激发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担起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打赢“三大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需要广大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攻坚克难,创造更多成果。基层党组织直接担负着教育、管理广大党员的职责,如何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根本的就是要旗帜鲜明抓好政治建设,下大力气提升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把广大党员的思想凝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来。
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增强执政基础。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凝聚力,就是要使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社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偏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要认真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扎实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严格执行党的群众纪律,以铁的纪律规范党员、干部行为。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抓住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这个关键,着力选好用好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注重突出政治标准,确保选出来的“带头人”政治上过硬、群众信得过、能力跟得上,成为基层广大党员的“主心骨”。
提升自我革新能力,增强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力,就是要以正视问题的自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着力解决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要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推广主题党日等有效做法,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做、反复抓,一个阵地一个阵地巩固。要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总结推广行之有效方式方法,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工作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群众之中。要加大基层基础保障力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同时要进一步畅通党内基层民主监督的渠道,坚持做好党务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激发和调动每个党员的智慧和力量。
(责编:陈彦彦、程宏毅)
【材料三】
学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离不开四“心”
左锋
2018年08月09日08:2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指明了道路,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70年前,至今仍然显示出科学理论的伟力,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是学习经典著作要用心。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既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又体现了经典作家勇攀思想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养料。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其所处时代和世界的深入考察基础上,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研读原文,从中品出经典著作的原汁原味,准确理解其原意,掌握其基本原理,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做到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社会、分析问题、推动工作。
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的创始人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读了不下百遍。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想方设法搜集经典作家的书籍。1932年4月,红军打下福建漳州,没收了一批书籍,当毛泽东看到其中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书籍时,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阅读。即使后来在长征路上,无论骑在马背上还是躺在担架上也手不释卷。
习近平总书记爱好读书学习,无论是在中学时代,还是到陕北插队,无论是在地方工作还是到中央,他的阅读书目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始终是重要部分。早在知青时,他就通读过三遍《资本论》,写下了厚厚18本读书笔记。正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学习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深深影响着他治国理政的宏韬伟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虽然研读经典著作是一件费劲而有难度的事情,但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典,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和智慧矿山,值得我们锲而不舍地去开采和挖掘。通过认真、深入、反复研读经典著作,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深度,还能跨越时空感悟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
二是信仰马克思主义要真心。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科学理论,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和力量之源,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灵魂,是我们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是一种自觉的价值认同,它不会自发产生,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其中道理,才能真正确立。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正所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毛泽东同志在谈到《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对他的深刻影响时说:读了它们,“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坚定的信仰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他说:“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很显然,党背离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孙政才、令计划、苏荣等人,其地位不可谓不高,党龄不可谓不长,受党教育的机会不可谓不多,但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对党不忠诚老实,严重缺乏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成为政治上的“两面人”,最终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必须通过学习经典著作让思想“回归故里”,使信仰“返本归真”,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严以修身、正己立德,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修养,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政治使命。
三是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公心。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一是要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掌握其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践加以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二是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和新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密切结合,要充分吸纳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建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是着眼于实际,着眼于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待无产阶级政党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在这部著作公开发表25年的时候,他们一方面肯定“《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指出,在今天看来,当年“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有些论述“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恩格斯多次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他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对自己的经典著作尚且能采取如此达观求变、不断发展的态度,我们为何还要教条地对待他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他说:“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我国“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这是一切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理论来看待的人们的应然态度。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四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核心。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产生和发展的,其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的本质属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理论学说,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为目的,并且不断被新的实践所补充、修正和完善,是具有实践精神的科学体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必然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毛泽东同志一向十分重视运用理论工具认识和分析实践,从而指导实践。他曾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绝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更不是为了能熟练地背诵几段经典名句,而是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学懂弄通理论,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全面、深入、科学地把握国情民情,亲临其境领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实践中真正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加深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从而团结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人生准则和行动指南,在实践中增强才干和本领,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在实践中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24pt;>(作者单位:中宣部人权事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