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五中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材料【2016年第3期】
浏览次数:    时间:2016-03-02 00:00:00

【材料一】


把握发展大势 凝聚奋进力量——从全国两会看“中国动力”

2016年03月09日08:18   来源:新华社

决胜全面小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巨轮”需要强劲引擎。

世界经济复苏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支撑中国发展的动力何在?

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析大势、辨方向、聚共识,一幅引领新常态、冲刺新目标的“中国动力图”越来越清晰。

“中国动力”之变:新常态催生新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把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6.5%-7%。和上年7%左右的目标相比,不仅改为区间,而且总体看有所调低。

中国速度预期目标之变,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

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分组讨论中,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委员用两组数据,对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2015年增长6.1%,是1998年以来的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降2.3%。

全国高技术产业2015年增长10.2%,比工业增速快4.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2倍,但高技术产业只占工业的11.8%。

“现在旧力渐弱、新力正生,正处于交替期。新产业增长很快,但一时还补不上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掉’下来的这块,所以下行压力较大。”李毅中委员说,这样的动力转换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整个“十三五”都将处在这个转换期。

中国经济并没有失去动力,中国经济的动力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新常态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动力之变提供了新视角。

——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中国动力之变。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委员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史,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经济体,其发展动力多会从以重化工业和出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服务业和消费为主,而服务业和消费一般比较稳定,动力转换后增速下行符合经济规律。

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为例,日本“拐点”发生在1969年,韩国“拐点”在1988年。以这两个年份为界,两国前十年和后十年的经济平均增速都从10%左右降到了6%-7%。

——这是此消彼长的中国动力之变。

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传统动能由强变弱,会伴随着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

“我们原来销量的七成是原料药和仿制药,市场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经过十年技改,创新药占了七成,终于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上了。”石家庄石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代表说,采用技术改造的办法,一步步用高水平的增量替换低水平的存量,动力之变在逐步实现。

——这是刚柔并济的中国动力之变。

落后产能的淘汰,离不开环保、能耗等技术标准“硬杠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支持。没有“刚”的约束,动力之变缺少压力。

但动力之变也有“柔”的一面。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代表说,哪些产能过剩、哪些产业前景广阔,是由市场决定的,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政府主要是做好引导和服务。在去产能过程中,职工会向新产业新岗位转岗分流,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做好政策支持和“托底”保障。

“中国动力”之源:新发展集聚巨大潜力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委员在不久前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问美国一位银行家,国际投资者到底怎么看中国经济前景。

这位美国银行家的回答是:与中国长期打交道、在中国有投资的,了解中国的潜力和能力,并不很担心;而那些非常悲观的,多是不了解甚至没有去过中国的。

局内人看得更加清楚。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委员在讨论时说:我们招工时,工资要是不涨10%都招不到人。如果经济真的不行,怎么还会涨工资?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里里外外、方方面面的情况都提醒我们,中国经济仍然有着巨大潜力,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许多带有趋势性的积极变化,正在积蓄新的动力。

——新型城镇化将会激活中国巨大内需。

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2015年前往6个省份对农民工问题进行了调研。他算了一笔账:全国农民工数量2.7亿,但加上留守儿童、 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一共涉及约4亿人。要逐步解决长期稳定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户口和住房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家庭团聚、社会安定,而这也将拉动更多的消费。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

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代表分析,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需求端看,将加速消费升级,拉动有效投资;从供给端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至关重要。

——开放新格局将重塑和拓展巨大外需空间。

“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未来发展要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考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大大拓展中国经济的国际空间,特别是国际产能合作助力中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与沿线国家在互利中实现共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董事长贺同新委员说。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明确安排。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新亚欧大陆桥、中巴、孟中印缅等国际经济走廊建设,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路线图”,相关地方的积极性很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书记张雨浦代表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合作项目加速推进,海陆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拉开序幕。

——亿万人民是中国动力的“第一资源”。

人尽其才,百事俱举。“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源宝库,也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最大动力。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代表说,创造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科技领军人才;要通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转型升级培养大批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不竭力量充分调动出来。

“中国动力”之要:锐意创新敢为人先

在当前企业利润下滑的背景下,江苏亨通集团2015年利润增长了60%,并牢牢占领全球光纤市场的10%以上的份额。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会有底气有出路。”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代表说。经历过出国考察时不允许近距离观看生产现场的尴尬,遭遇过外国政府禁止本国企业向中国输出核心技术而带来的毁约打击,崔根良和团队认识到,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走。

光缆的关键是光纤,而制作光纤的核心原料是光棒。但光棒技术被几个国际巨头垄断。经过数年攻关和不菲投入,亨通集团终于摘得这颗光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奠定了自己在全球业内的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开掘中国动力,要紧紧锁住创新驱动这一关键点。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用了八页篇幅对如何实施创新驱动作出安排部署,其中包括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等;明确提出到2020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而目前分别是2.1%和55%。

“科技进步能够带动与之相关整个产业链的扩展,增加新的就业,创造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宏观经济量质齐升。”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委员说。

——开掘中国动力,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已全面打响。政府职能、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领域正抓紧落实。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今年将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三项减税降费举措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

“国企多数布局在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大船掉头不容易,要紧紧抓好搞活机制、转型升级两个‘牛鼻子’。”国务院国资委原副主任黄淑和委员说。

——开掘中国动力,要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激发干劲。

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干出来的。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下行压力下,更要激发大家的干劲,营造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氛围。

“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目标思路非常明确,怎样掀起发展新高潮?要靠调动和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发挥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审计署原总经济师李勇库委员说。(完)((记者刘铮、李延霞、吴雨、高敬)参与记者:安蓓、王昆、叶前、岳德亮、段续、刘巍巍、侯丽军)


【材料二】


从政府工作报告热词看两会新亮点

2016年03月09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经济”“众筹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地钱挂钩”“大众旅游时代”……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近两万字的报告中,一些新词受到各界关注,引发代表委员和网友热议。

反映经济发展新趋势

从事旅游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表示,很赞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大众旅游时代”。他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能创造消费和供给,有利于中国经济释放更多的活力。

“大众旅游时代”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与之类似的还有以绿色能源、互联网为重要内容的“新经济”,强调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需要者有偿使用的“分享经济”等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了“工匠精神”,这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全国人大代表胡子敬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制造质量。中国企业一定要有“匠人”精神,将用户需求和体验放在第一位。

凸显完善制度新方式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这个出自《后汉书》的表述,大意是除去那些不方便老百姓办事的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轻易扰民的不法行为。而报告中“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这两则表述,引发了代表委员和网友热议,获得了极高评价。

一些代表着完善制度,体现简政放权、规范政府行为的新词、热词同样受舆论关注。“比如报告里讲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实际上政府的管理服务都可以跟互联网结合起来,这会让政府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公开和透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表示。

此外,针对“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的说法,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张凤阳指出,提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让那些既廉政又勤政的官员卸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给他们更多的信任。”

体现惠及民生新举措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新词,也反映了未来民生领域的新举措。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那么,对“人地钱”挂钩应该如何理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有些地方在医保、社保、教育上的经费是按照人头来拨付的,过去都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现在如果再按这种方式拨款,吸收农民工多的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就会加大,中央政府在拨付这些款项时,应当按照各地增加吸收农业人口的数量来拨付。”

另外,报告还提出建设一批“光网城市”,让更多城乡享受数字化生活;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些热词、新词都体现了惠及民生的具体举措。(记者柴逸扉)


【材料三】


读出《政府工作报告》数字背后的政策走向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

2016年03月07日08:32   来源:中国网

原标题:读出《政府工作报告》数字背后的政策走向特约

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油价、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下行,开年的中国股市、汇市、房市波澜起伏,更有国际社会将新年的经济颓势归咎于中国经济的不断下行。在这一形势下,如何判断中国经济走势,每年中国“两会”期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确定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以及相关重要经济指标,直接成为判断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和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上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持续两个小时近两万字长文,报告主题就紧扣“中国经济发展”,讲增长,谈结构,说动能。无论是阐述“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还是部署今年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的政府工作任务,“稳增长、调结构、促动力”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词汇。

最引人瞩目、也是媒体最关切的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7%。这是一个区间增长目标,多年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第一次,既出乎预料又在情理之中。

“区间增长目标”——“看点”中的“亮点”

今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两会”要审议通过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因此,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拿出相当的篇幅阐述未来五年实施这份指导性规划的目标、任务和举措。但各界更加关注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下中国政府究竟如何确定这一年的经济增长,这直接关系到全年经济走势,也反映中国政府对自身经济运行和未来发展的评估。

在李总理的报告开篇对2015年经济形势判断中,他指出,“去年世界经济增速为6年来最低,国际贸易增速更低,大宗商品价格深度下跌,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冲击和影响。”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他又指出,“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对我国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正是因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运行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政府将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位于6.5%—7%这个区间,按照李克强总理所说,这是“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为6.9%,破了“7”,也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下行态势后逐年降低增长水平这基本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同步。在当今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大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自身也到了必须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面对“三期叠加”的局面,经济工作遇到诸多两难甚至多难问题,再不调整发展模式、再不转换经济结构,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便没有出路。因此,这一届政府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调整,不破不立,宁肯牺牲一点短期经济增长也要换来未来可持续发展空间。

仅就当前来看,中国实现6.5%以上的经济增长,在全球来看依然是一个不低的增长。用李总理的数字比较,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达到6.9%,是在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元的高基数上取得的。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而且从今后一个时期看,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随之增加。虽然困难不小,但也可以有信心支持。

从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经济增长下限定位在6.5%,既能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两个翻一番”目标构成基础支撑,同时也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实施更加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腾出空间。如果未来几年我们能够一直保持6.5%以上的增长,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9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的发达国家行列。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而且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再从过去的十二五时期看,尽管增长的速度下行了,但增长比例背后的“含金量”事实上一直在提高。比如,我们的物价水平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比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在提高,就业水平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着稳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的消费动力在有序形成,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在调整转型和升级,单位GDP能耗水平一直在降低,我国进出口基本保持平衡,等等。因此,用“稳中有进、稳重有好,进中有有”刻画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质量是恰当的表述。

还要看到,从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方向来看,我们将未来经济增长适度定位在这么一个增长区间目标,对贯彻落实去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也给与宏观调控政策配套实施以了更加弹性更加的空间。这几年中央政府一直实施区间调控、精准调控、相机调控,不搞政策上的“大水漫灌”,强调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通过制度供给和改革创新,都为顺利实现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利用好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和回旋余地,尤其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举”,激发出巨大的市场潜能和企业家创新精神赢得时间。

因此,在李总理报告中对2015年部署的八项政府工作如果能扎扎实实落实到位,中国经济增长在保持不低于6.5%增长的下限水平,还完全有可能高攀至7%的增长水平。中国政府有这个信心,我国经济发展素质和潜能也完全可以支撑。

政策如何综合发力——既重现实又着眼长远

实现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间目标,各方面政策需要到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部署。正如媒体广泛关注的,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并加强民生保障,切实防控风险,未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

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出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全面铺开并有序推进。

在政策供给方面,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宏观调控政策既要有“政策储备”又要“留有后手”的思路。当前政策的有效性要在于能够“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

首先在财政政策方面,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报告指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这与前一段时间有专家分析,我国财政赤字率可以放宽到4%以上,显然是留出了“后手”,既要保持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的安全边界,又能为未来留出“空间”。目前的关键问题还是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比例,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不断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企业税费负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有效性,加大对民生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创新财政支出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该保的一定要保住,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

其次,在货币政策方面,更加稳健更加灵活适当。前一个时期,央行负责人不断表态,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增长13%左右。按照目前国际水平,未来一个时期的流动性是充裕的。从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来看,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更加灵活,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进一步疏通传导机制,降低融资成本,特别是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支持,真正能够让“金融活水”能够“浇灌实体经济之树”,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

还有老百姓特别关注的资本市场发展问题,总理报告明确,要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要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对老百姓关注的注册制制度实施,并没有明确提出,但一定意义上也隐含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话语背后。

围绕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政策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政策导向也十分明确。比如,为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并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以及大力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在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方面,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在构建好市场主体竞争力方面,要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试点;大幅放宽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领域市场准入,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进一步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

政府自身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制度供给的关键所在。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继续强调,要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今年要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问题,全面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在部分地区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他强调,要“简除烦苛,禁察非法”,真正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当然,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政府工作十分繁重,总理的报告也基本覆盖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的方方面面,政策导向和工作部署也十分细致,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能不能很好实现,各项政策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是让好的思路、好的规划、好的政策能够落地、落实、落细。因此,李总理再次强调,政府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主动作为、善谋勇为,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重任千钧惟担当,万家忧乐放心上。


【材料四】


谋篇定策向未来——从全国两会看“中国方略”

2016年03月08日08:13   来源:新华社

伟大梦想,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

宏伟愿景,要有深谋远虑的方略。

2016年全国两会,承载着不平凡的使命:正在提交审查、审议和讨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政府工作报告,事关中国今后五年的发展步骤、战略重点、任务安排,事关全面小康的良好开局。

承接历史,开启未来。把党的主张、人民意愿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决胜全面小康、奔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方略”正清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是追求更高发展质量、开拓发展新境界的“中国方略”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小康梦”的征程,犹如一盘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棋局。

如今,棋至“决胜局”,如何落下这着“胜负手”,尤为关键。

四个多月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份纲领性文件为制定“中国方略”指明了方向。在建议指导下精心编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

这是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境界的“中国方略”——

纲要草案处处体现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精神。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彰显,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蓝图跃然而出。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转型是‘十三五’中国发展之魂,五大发展理念则是航标,必须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这是注重稳中求进、进中突破的“中国方略”——

在保持经济增长中高速基础上,涉及科技、农业、环保、交通、能源等领域的百余项重大工程次第展开,行政管理、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攻坚破冰,助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可以超过90万亿元的规模,意味着我们将真正由世界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这是瞄准经济社会“痛点”、提升发展质量的“中国方略”——

规划纲要草案确定的25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有17项事关“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的指标,约束性指标更是全部集中在这两大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分析认为,纲要草案最大特点在于“准”:把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摸得准”,引领未来五年可持续发展新动力“找得准”,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目标“定得准”。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眼于为决胜全面小康开好局、起好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需要攻坚的八大任务。

审时度势,谋定后动。

从更广阔视野看,这是彰显治国理政新实践新成果不断进步的“中国方略”——

从“一五”到“十三五”,从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计划”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指标体系在变,编制理念在变,具体目标在变……

历史呈现出的发展进步充分表明,以战略规划引领发展的“五年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制度安排。

作为编制“十三五”规划的专家组成员,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曾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一些国家也有“五年规划”或“四年规划”,但只有中国坚持下来,而且每次都完成绝大多数指标。“这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国家发展方法论。”

此时,站在决胜全面小康新起点上,中国正走向发展战略谋划的新高度,历史将再次见证中国新的辉煌。

这是以改革创新破难题、催生发展新动力的“中国方略”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十三五”时期最为显著的特征。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要求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五大支柱性政策、补短板防风险来把握发展战略重点,通过抓好发展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把握和引领新常态,把“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十三五”规划,勾勒出一张破解发展难题、构建发展新动力的“路径图”。

——向体制机制改革要牵引力。

去年4月扩区以来,上海自贸区累计新增企业上万家,一举超过自贸区设立前20年新增企业总和。

“上海自贸区的成功,充分证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所激发的强大力量。”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市长杨雄说。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 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再到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规划纲要草案中,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将在未来五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向结构性改革要推动力。

去年,内蒙古16家钢铁企业建成炼钢产能3190万吨,但符合国家规范条件的仅占六成,全区钢铁冶炼业亏损58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68%。

产能过剩,倒逼改革。今年起,内蒙古一方面将不符合要求的钢厂一律停产整改,另一方面通过降低税费为企业减负。

“阵痛不可避免。”全国人大代表、包钢集团总经理李春龙说,企业正将目光聚焦到“一带一路”,寻找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努力拓展海内外钢材市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行动目标。这条主线,贯穿规划纲要草案始终。“推动结构性改革有明确的理念,那就是五大发展理念;有清晰的思路,那就是五大政策和五大任务,目前各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

——向创新驱动要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纲要草案强调“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规划纲要草案中新提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包含15个重大项目,其中有6个科技项目和9个工程。

“这些科技项目的确定,体现了目前科学界公认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国家的重大需求,还将带动不少产业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说。

——向协调共享要合力。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未来五年在此基础上再提高1岁,将是造福13亿国人的伟大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说。

长“1岁”背后,是扶贫攻坚、社会保障、生物医疗产业、医疗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纲要草案还提出了健康中国行动计划等重大工程,致力于民生改善。

“中国方案”愈加明晰,“中国力量”正在凝聚。一股股新力量正汇集成发展的洪流,推动中国巨轮劈波斩浪,向着“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行稳致远。

这是增添“获得感”、提振精气神的“中国方略”

福建福鼎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村民杜赢开了一家茶叶店,打出“尚赤溪”品牌。

作为毕业2年多的大学生,杜赢返乡创业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挂点帮扶,村委会希望把品牌做大做强,带动更多村民种植茶叶致富。

杜赢说:“国家鼓励创业创新、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我的生活,未来会有更多人因此而受益。”

以脱贫攻坚为一大着力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方略”秉承这一主旨——

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我国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让老百姓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有力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杭州环境集团清扫保洁员陈腊英说。

“中国方略”彰显这一理念——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老百姓有更多的公平感。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规划纲要草案建立起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发展走向平衡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方略”重在提升人民的“获得感”。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亿万中国人民不仅是“中国方略”的受益者,也将是“中国方略”的践行者、推动者。

胸中有数,落实有策,行动有力。

2016年全国两会正凝聚起智慧和力量,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方略”,引领国家和人民以更加扎实的步伐,奋力冲向全面小康社会。(新华社记者季明、何军、康淼、赵超参与记者:赵晓辉、张丽娜、仇逸、李鲲、管建涛、刘巍巍、胡星)


【材料五】


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向往美好生活 共享改革成果

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又提到了“获得感”一词。“获得感”提出一年多来,被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及,从一个接地气的新词成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也成为老百姓切实的感受。

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提到“获得感”。他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去年,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座谈时强调,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进一步指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一脉相承,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改革实践的新认识。

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统一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指出,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2010年到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520元增加到21966元,年均实际增长8.9%,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2010年到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81下降到0.462。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这些都是群众切实感受到的获得感。

此外,获得感还来自精神层面,生活有尊严,每个人对梦想追求的接近,这个梦想就是“中国梦”。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曾深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通过改革在共建共享中实现

获得感怎么实现?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获得感既是改革的评价标准,也是改革的目的。改革、共建、共享与获得感的实现,紧紧联系在一起。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在2016年初调研重庆时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4年,中央深改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有关部门完成108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370条改革举措。2015年,各领域改革再提速,中央深改组确定的10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53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成果415条。十八大以来,改革一路攻坚克难,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记者尹晓宇)


【材料六】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路的时代特征和哲学意蕴

姚 桓

2016年03月09日08:17   来源:前线

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路,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时代维度,即他的治国理政思路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历史发展是加速前进的过程,变革成为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因素。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定性阶段,国内外情况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正是由新情况新问题奠基和催生的;二是哲学维度,即他的思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不断变革的世界,从中得出新的科学结论。习近平继承了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的传统。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唯物辩证法。他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他治国理政的思想体系。因此,只有结合时代特征从哲学高度分析,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所包含的哲学意蕴,才能理解这些思想的科学根据、精神实质和重要指导作用。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地面对和分析现实情况,是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前提。根据辩证法,事物发展长过程中,主要矛盾没有变,但是由于次要矛盾的变化,过程显出阶段性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亦如此。十八大判断,中国目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一方面,发展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以前未曾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改革的直接的、明显的效益在下降。“三期叠加”的作用、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减少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国际上出现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国内也有人对能否长期稳定发展抱有疑虑。对此,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理念,这是对发展新阶段新特征的科学定位。所谓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揭示了未来若干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据此提出许多新要求,如增长速度的新常态,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从失衡到优化再平衡;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新常态不仅对制定经济战略、政策有指导意义,对全党全国人民也是不可缺少的思想武装。新常态是在肯定中国发展大趋势不可阻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的结合,是立足于按照正确的方向解决问题,是务实态度和进取精神的统一。新常态要求摒弃GDP优先、速度至上的过时做法,以扎实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新常态理念的提出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是对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重要的导航和加油。

解决矛盾的系统思维

辩证法要求以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把复杂的事物看做一个系统,握其内在联系。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不得不选择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进行突破,需要突出重点论;30多年后的今天,则必须强调全面性,改革事业必须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系统思维的产物。“四个全面”确定了中国现代化近期的一个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战略举措,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其内在联系是,实现了战略目标与实现路径的有效对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全面建成小康,动力何在?唯有改革;如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依靠法治;如何领导改革和法治建设,关键在党,在于从严治党的落实。“四个全面”特别注重治国理政各要素的耦合:改革与法治是“破”与“立”的协调和耦合,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协调与耦合,各项举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由系统思维产生的“四个全面”,可以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战略引领。

不仅如此,“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也都是个系统。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例。从严治党不是简单的反腐败、查案子,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方针,涵盖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各方面,是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造成党建工作中的短板。这里面最重要的,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紧密结合,同向发力。思想建党解决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党的建设的政治方向问题,是把关定向的东西,党的建设的灵魂,历来处于党的建设首位。思想建设不是万能的,思想教育的结果必须体现在制度上,才能真正巩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制度需要人来制定、执行和保证,离开人的觉悟和自觉性,制度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二者密切结合,思想教育领先,制度跟进,并把制度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形成机制,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就能逐步落实。

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创新的哲学依据就是唯物辩证法。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强调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规律性。正是用辩证法看待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永远在路上,要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改革。在他的执政思路中,创新始终处于重要地位。他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以创新精神看待改革发展,对科学发展观做了新丰富、新诠释。十八届五中全会讲到发展,具体化为“五种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其中,创新发展居于首位。因为在当今的中国,无论是稳中求进推动转型发展,还是守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无论是完善制度提升治理能力,还是激发活力构筑文化强国,都需要最大限度地进行创新创造,进行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习近平强调创新,找到了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钥匙。

人民利益之上的价值标准

十八大刚刚结束,习近平在会见记者时就很带感情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党的宗旨,令人难忘。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既是共产党先锋队性质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体现。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由此,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在实践中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问题在于,革命、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那么改革呢?是否能够不依靠人民群众而仅仅指望资本?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性问题。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邓小平的思想不仅回答了改革中最根本的问题、方向性问题,也深刻总结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训。历史上苏联一度十分强大,为什么最终失败?除其它原因,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政策失误,人民没有从国家实力增强中得到更多的利益,造成国家和人民相分离,离开人民支持的国家是不可能长期强大的。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挥了邓小平这一宝贵思想。他鲜明地指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要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的获得感;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在此,他实际上提出了尖锐问题,发展改革究竟为了谁?依靠谁?利于谁?如果不能在改革中增加人民的福祉,人民群众只是承担改革成本却无所获得,改革不可能有持久动力,甚至导致性质的扭曲。习近平提出的这一思想引导我们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判断、衡量一切改革举措的标准,从而能够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地分析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新常态作为决策的依据;以系统思维看待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形成“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创新精神克服困难,推动改革、发展;最后,以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增加人民的福祉作为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为中国共产党增添了新的理论财富。

作者:全国党建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新闻图片

主办单位:莆田第五中学 闽ICP备05007000号-1

学校信箱:ptwzbgs@163.com   邮政编码:351100

学校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棠霞街2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