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理论网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教授韩庆祥]
根据目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认识状况,本文着重分析和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和方法。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决定着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人们强硬杜撰出来的僵硬的意识形态,也不是强制人们贯彻执行的思想观念,更不是仅仅挂在人们口头上的空洞口号,而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背景与意义,它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在思想上的旗帜。对此,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进而确立其基本价值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往往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急速而深刻的变化。变化着的社会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社会意识中来,其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人们接受这些新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需要一个消化、理解、认同和接受的过程。为了使人们真正深入理解、认同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就必须从这些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中提升出基本或核心的价值。
二是避免因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思潮而产生的模糊认识、思想分化,进而为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精神纽带、为人们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方向性引导的需要。只讲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而排斥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必将产生思想僵化;反之,只讲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而否定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必将产生思想上的分化。在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也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这些思想、社会思潮与价值取向交织在一起,既有封建主义的,也有资本主义的,还有社会主义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也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既有前现代的,也有现代的,还有后现代的;既有小农经济的,也有市场经济的,还有知识经济的;既有中国的,也有西方的。这不免鱼龙混杂,其中一些属于错误的思想、思潮与价值取向。这些思想、思潮与取向必然影响人们的意识,使许多人认识模糊、思想界限不清,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进而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灵上迷失方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可能出现思想意识上的分化,进而出现精神世界的危机。其实,在如今日趋多样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某种分化的倾向。如果不去积极主动地整合各种合理的社会意识,凝聚一切积极的思想力量,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文化的和谐,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由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各种思潮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这就需要确立一种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为全民族都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旋律从方向上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从精神上凝聚全民族的思想力量,从思想上为人们奠定共同的基础。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分裂,国家就要瓦解,民族就要解体。毛泽东同志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要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些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实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揭示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面思想旗帜,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打出这面旗帜,就是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就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针对违背人民利益和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它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各种思潮,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针对社会的某种分化,它强调用爱国主义凝聚人心,凝聚广大人民群众;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障碍,它强调要树立改革和创新精神;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模糊,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使一个社会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它注重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的行为。
三是为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价值取向的需要。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既会有价值取向多样化,也会有新旧价值观转变而造成的价值真空,还会出现理想信念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就会乘虚而入。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奉行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些人推崇官僚主义,有些人迷信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以及经济决定论,有些领导干部迷信所谓的“风水”和“宗教”,有些人迷恋“法轮功”,有些人以善为耻、以恶为荣。错误的思想意识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为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的错误价值取向,克服信仰危机,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如何,会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会影响社会制度和体制的设计,更会影响社会发展的命运。如今,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都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具有某种值得汲取的合理成分,但当涉及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时,我们应选择符合当今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正确的方向与轨道,就必须确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是为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的影响,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和价值观的渗透,也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方法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论,方法不同,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必然不同。
揭示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平等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一本质在当代中国的实现形式,就是每个人从人的依附关系或人的依赖中解放出来,确立独立人格。这就内在地要求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才能把人从对各种人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为劳动人民解放与发展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通过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来不断实现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人的最大的积极影响,就是逐渐确立人的独立人格,而最大的消极影响,就是人被物化。针对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把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确定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由是,今天我国越是搞市场经济,就越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政治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的最高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这些都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
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在基本价值上没有真正坚持并做到以人为本,在发展方式上没有真正做到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应该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和创新纳入其中。
把党、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统一起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或历史使命,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需要建立创新型国家,倡导爱国主义;当代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创新,灵魂也是倡导创新。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在由前现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最需要也是最缺乏的就是创新。
积极吸收人类文明中的一切先进成果和本民族的优秀成果,尤其要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线与成果。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一主线,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和本民族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其主要成果是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执政能力、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等执政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体现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
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机制,就是注重改革与创新,而其平衡机制之一,就是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功能,是对人的行为的合理约束与规范,其结果是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
把“应当”与“可能”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引导作用,它是我们“应当”遵循的价值理念;同时,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又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具有实现的“可能”,否则就会因缺乏现实根基而被束之高阁。这就要求在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中发现和提升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进一步提升出基本价值,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加以表述。要使人们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记忆和接受。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在我们的一些根本原则被某种程度上有所淡化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科学的概括和明晰的界定,使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新加坡所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在形式上值得我们借鉴。上个世纪90年代,新加坡通过全民大讨论,形成了“国家至上、社会为本、家庭为根、尊重个人、协商共识、宗教宽容”的共同价值观。这种简明扼要的表述很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其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争取广泛认同。只有认识、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受它。全社会、全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同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结合人民群众切身实践与根本利益,并进行必要的讨论,来宣传、解释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渐使其深入人心。
再次,加强理论研究,做到深入理解。要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就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研究国外在价值体系建设上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合理因素,研究当今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特点,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社会转型和利益关系调整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的影响,研究人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研究意识形态发展的规律。
最后,还必须确立体现这些基本价值的各种制度与体制、政策与措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循序渐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定之后,实现这一价值体系的行动显得更为重要,否则再好的纲领也只能挂在空中、无济于事。在我看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真正改造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及其权力运作体制。政治体制包括许多内容,但核心内容是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体制。中国传统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作体制的根本特征,就是权力至上、权力自上而下运作并注重逐级控制、且对权力缺乏切实有效的制衡,由此派生出讲身份、讲人治、讲服从。这种权力运作方式及其特征从根本上造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所谓社会层级结构,本意是指在传统政治国家领域中依据权力至上与权力大小而形成的权力级别阶梯和权力层级结构,后被延伸为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根据人和人之间权力大小、地位高低、身份差别而建立的层级关系结构。这实际上是权力层级、地位层级、身份层级和关系层级。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是形成社会层级结构的现实基础。
在中国农业社会,每个个体的力量是相当有限和脆弱的,要生存,就必须依附于一个共同体,也必须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共同体需要通过运用公共权力并集中各种资源对个体进行管制。由此,强调集权、集中及统一、服从便成为历史的必然逻辑,进而权力至上也成为历史的必然逻辑。由于强调集权、集中与统一、服从,权力的运作方式必然是自上而下、按权力的等级控制来进行的,可见,“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反过来又固化了这种权力运作方式。在传统社会,这种社会层级结构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对今天社会的运转也并非完全不必要。然而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必须循序渐进地改造这种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因为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的消极影响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理念的顺利贯彻落实,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它阻碍当代中国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改造这种社会层级结构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人努力从许多方面逐步改造这种社会层级结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人采取许多现代理念与措施,力求消解传统社会层级结构的世俗基础。对此应充分肯定。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循序渐进地改造传统的社会层级结构与建立新型社会结构的过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改造这种社会层级结构的勇气、能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