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1)
浏览次数:    时间:2008-05-22 00:00:00

——2008128日在城厢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城厢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沈金水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持续攻坚,提速发展

2007年政府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城市中心城区建设,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实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在推进和谐城厢建设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2007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86.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9%,比增18.5%,人均GDP2.37万元。财政总收入达5.17亿元,比增50.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3.38亿元,比增53.5%,增幅居全市各县(区)首位。财政总收入占全市比重由前年的9.2%提高到11.3%,地方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由前年的64.2%提高到65.4%全年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由前年3家增加到11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8.6%,比增51.8%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77.84亿元,比增27.6%。实现工业增加值26.91亿元,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6家,比前年新增30家,实现产值62.12亿元,比增31.3%9家省级新经济增长点企业累计完成技改投入1.2亿元,实现产值26.25亿元,比增36.8%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5家。福建才子系列产品通过中国名牌产品复评,华丰鞋业“沃特”获中国驰名商标,并在全市首家获得出口商品免验资格。

第三产业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97亿元,比增1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加快发展,分别实现零售额5.15亿元、1.5亿元,比增14.4%28%。加快实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20个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9亿元,天马山假日山庄、麦当劳等12个项目实现投产。成功举办首届莆田枇杷采摘游活动,着力推介九龙谷、钟潭等风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亿元,分别比增16%11%。常太镇和霞林街道被列入“福建省旅游名镇”候选名单,常太镇洋边村入围“福建最美乡村”。月塘社区、北磨社区分别入选全国和全省商业示范社区,荔城大道餐饮一条街、壶山西路装璜装饰材料一条街被列入省级特色商业街,复茂食品、凤凰百货两家企业入选全省流通龙头企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完成13.54亿元,比增7.5%。农业品种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推广环保无污染养殖等新技术,实施硬壳花蛤产业化育苗及养殖等项目,农业产业化进程持续加快,新培育天喔食品、天怡放心肉等市级龙头企业5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综合补贴长效机制,受益农户5.8万户。

(二)城乡面貌进一步改观。

中心城区建设进程加快。引进国内知名的规划设计企业参与片区改造规划,以高标准规划保障高质量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步伐加快,顶墩、洋西和龙桥直街三大片区改造项目有力推进,万辉国际城项目一期交付使用,马巷小区、荔景广场、鲤鱼山片区等项目部分竣工交房。全年共完成房地产项目投资13.6亿元,比增78.1%,房屋销售面积比增27.5%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荔园路二期工程霞林、屿上、棠坡安置房和东园路西山片区安置房已竣工,福厦铁路城厢段、世全片区、鲤鱼山片区安置房共600多户实现回迁。抓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港大道荔园路以北路段实现通车,学园路南段改造、城常公路二期拓改工程基本完成,莆秀高速公路城厢段、滨海大道城厢段、福厦路华亭段改造、东园路贯通等工程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不断加强,成立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强化城市管理各项措施,推进中心城区环卫体制改革,环卫作业顺利移交。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华亭镇云峰村、东海镇大埔村和霞林街道下黄村被列入全国农村社区试点村。调整修编4个建制镇的村庄建设规划,完成50个村庄总体规划修编。华亭镇长岭村、东海镇上图村等16个试点村建设进度明显。继续增加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六千”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15个村级供水工程基本完工,累计95个村实现简易通水。继续组织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加大农村垃圾整治力度,85个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工作经验在全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现场会上进行交流。落实科技兴农各项措施,一批农业项目在“6·18”上成功对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技、农机、气象等服务,注重做好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改造农家店98家,覆盖了全区97%的行政村。全年新建农村公路35.5公里,新开辟乡村交通线路2条。

(三)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认真组织实施项目攻坚“百日会战”,99个项目按序时开(竣)工、投产,有效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对经营性土地和工业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全年新审批外资项目10个,合同利用外资9447万美元,比增34.8%。外贸出口总额预计2.55亿美元,比增20%。加强项目策划和储备,全年共策划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1个,涉及石化中下游、高新技术、第三产业等领域。先后组织参与规模较大的经贸招商活动8场,推介项目105个,洽谈成功并签约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50.45亿元,同年度完成投资4.69亿元。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投资日趋活跃。全年新发展内资企业342家,注册资本总额2.01亿元,分别比增18.9%21.2%,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815户。鼓励企业改制上市,郭氏集团、才子集团、华丰鞋业等企业上市前期工作有序铺开。

(四)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以增强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快科技发展、科学普及,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复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学条件和水平全面提升,以一类区良好等次通过省“对县督导”评估验收;实施第二期D级危房改造项目23个,全面消除D级危房;文献中学和棠坡小学新校区建设有力推进,区第一实验小学基本建成。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龙桥社区荣获“全民健身全国先进社区”称号;福建省第九届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联谊会在我区成功举办;竞技体育取得佳绩,获全国县级篮球赛第6名;区文化馆顺利通过国家二级馆评估验收。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进一步增强,三级卫生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凤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区医院顺利搬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参合人口22.13万,参合率达84%。全区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1.99%,人口出生率为9.85‰,“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殡改意识不断增强,火化率达85.7%扎实开展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顺利完成征兵任务,双拥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实现节能减排年度工作目标。完成生态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环境监测站开始运转。完成钟潭风景区上游及周边水污染整治的调查摸底。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有序开展。北洋水系一期河道护岸及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成,二期工程加快施工。审计、人事、编制、统计、物价、人防、侨台、档案、信访等工作得到推进。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201人。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共有20314447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城市低保受益对象7091706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稳步扩面,保险金及时足额发放。建立了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试点工作,扶贫解困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外来工子女就学,外来工子女在校生达到1375名。抓好地灾户迁建工作,华亭后角村地灾户39户已搬迁,常太松峰村36户地灾户异地搬迁地灾评估和规划已完成。落实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扶持资金全面发放到位。编制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共安排项目294个,计划总投资4725万元。惠民实事基本落实,2007年共兴办实事18项,已完成15项,其余3项因工期原因或上级安排需跨年度完成。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6元,比增16.9%。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比增14.8%

(六)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平安创建扎实推进,人防、技防网络进一步健全,街面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逐步扩大。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衔接机制,“三率”在全市第一家全面突破90%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大命案侦破力度,一批现行命案及时侦破。社会治安状况不断好转,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达97.6%。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东海消防站投入使用,华林消防站完成主体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

(七)政府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6件,区政协委员提案54件。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批评、建议和意见。组织非公企业工作季谈会,群策群力破解难题。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着手做好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推进,效能建设得到加强。继续清理审核审批项目,压缩行政审批时限,保留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备案项目减少为211项,与项目审批有关的10部门规定办理时限压缩为80个工作日。推行行政审批部门社会评议制度,实现行政提速增效。

各位代表!2007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圆满完成区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和所有纳税人,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驻莆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城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是:中心城区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不够完善,第三产业带动力不够强;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总量仍然偏小,重大项目缺乏,发展后劲有待提升;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项目建设用地、资源环境政策、专业技术人才等制约发展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开创新局。

 

二、好字优先,稳中求进

推进2008年各项工作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新一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把握“四个关键”工作要求,按照区委七届六次全会的部署,立足中心城区,主动融入建设“两个先行区”战略大局,坚持好字优先、稳中求进,增强项目带动、品牌带动,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推进自主创新,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民生、着力民心,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区生产总值109亿元,比增21%

——财政总收入6.6亿元,比增27.6%其中地方级收入4.57亿元,比增3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比增41%

——工业增加值34.5亿元,比增2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亿元,比增26.1%

——外贸出口总额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美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0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305吨、1752吨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城市规划建设,努力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建设中心城区。继续围绕“中部提升、南北拓展”目标,结合片区改造新城开发,抓紧做好木兰溪沿岸和樟林片区、滨海新城、木兰陂公园泗华陂公园等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贯通延寿路、东园路,建设城港大道,南伸学园路、胜利路和八二一大街等城区主干道,启动荔园路二期两侧、龙德井、霞林、雷山巷等四大片区改造,加快推进旧体育场、顶墩、洋西、龙桥直街、马巷、西山、龙山街和新梅等八大片区改造项目尽快做大做美中心城区。稳妥推进城区企业搬迁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居住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着手开展城石线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切实做好福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LNG送出线路、中石油输油管道建设征地拆迁工作,继续推进福厦铁路城厢段、莆秀高速公路城厢段建设,加快实施木兰溪二期霞林段防洪工程。滨海大道城厢段路坯年内要全线打通。

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卫生保洁、违章搭建的综合整治,强化长效管理,巩固城市环卫体制改革成果。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社会保障、文明创建和治安防控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大力治理城区烟尘、噪音污染,加快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积极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扎实创建城市文明。以深化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公民素质和区域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软实力。倡导和弘扬“三平”精神,巩固全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平等宽容的人际关系、知荣明耻的社会风尚。精心保护文献名邦的历史文脉,认真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更加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完善文体设施,建设基层文化站,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净化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突出集群集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

继续扩大工业投资。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性项目投资在重点建设中的比重,增强工业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的支撑和“挑大梁”作用。全年计划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10.5亿元。加强2007年结转项目和2008年新落地工业项目的跟踪协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华骏贸易、万邦电子等一批项目在上半年实现投产,宝创电子、天怡肉制品、天喔食品二期等一批项目年内实现投产,进一步壮大工业体量。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重点项目集聚,促进鞋服、食品、电子等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扶持骨干企业扩张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档次。精心筛选20个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进行进度跟踪,重点扶持17家省级新经济增长点企业,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产值上亿元企业10家,增强骨干企业带动力。积极引导兴华食品、龙升科技、清华园电器等一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促其达产扩产,提升效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做大做强,重点服务郭氏集团、才子集团、华丰鞋业等企业上市筹备工作。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以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为重点,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托“6·18”平台,以新兴技术为先导,开展科技、经济对接活动,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快建设企业研发中心,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梯队。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树名牌、创名牌,年内力争新创5项省级以上名品名商标,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综合竞争力。

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积极搭建产业引导、项目支撑、政策激励、科技创新、人才保证、环境保障等服务平台,促进投资者在城厢创业兴业。倍加珍惜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彰显纳税先进单位,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尊重纳税人,鼓励、保护和支持投资者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以企业家队伍的崛起推动城厢工业化新进程。

(三)突出商贸旅游,持续繁荣城市经济。

提升发展现代商贸业。力促三迪豪生大酒店、延寿宾馆二期等一批酒店项目,大唐服装鞋帽城、荔景广场商贸中心等一批购物广场项目,顶墩大卖场等一批市场项目加快建设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现代批发市场等新型流通业态,重点打造城区东部中心商务区,提升荔城路特色一条街发展水平。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洋西、泗华等集贸市场,改造和提升农村市场流通服务网络,促进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认真落实发展旅游产业的优惠政策,依托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品牌,整合区内旅游资源,推进九龙谷、龟山、钟潭、石梯寺、木兰溪两岸风光有序开发,实现风景资源、文化内涵有机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加速发展。编制乡村旅游详细规划,继续培育常太镇等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办好第二届莆田枇杷采摘游活动。大力支持华天大酒店、悦莱温泉酒店申报四星级旅游酒店,积极发展乡村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做大三产总量,实现三产发展提速、比重提升。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积极培育和引进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加快推进万辉国际城、天龙世纪广场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开发,打造精品楼盘,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抓好新竣工楼宇的完善配套,培育一批特色品牌楼宇,吸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咨询、法律、研发机构向商务楼宇聚集。支持社区发展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业,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创办便民服务实体,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

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住省、市在交通枢纽结合部区域规划建设物流中心的契机,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以太湖工业集中地为平台,积极争取,主动衔接,培育发展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突出增效增收,加快建设新农村。

持续推进新村建设。抓紧启动华亭果品综合批发市场、灵川集贸市场改造等项目,加强中心集镇建设,辐射带动新村建设。抓好52个村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围绕市委提出的“十个目标”,继续推进16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特别要积极推进华亭镇云峰村、东海镇大埔村和霞林街道下黄村等3个全国农村社区试点村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年内要完成建设任务的60%。农村垃圾整治村庄再增加22个,全面改变农村面貌。

持续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发挥10家省、市级产业化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名优果品和畜禽产业精深加工。加大农业“五新”推广应用力度,重点扶持一批品牌农业龙头企业,争创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持续改善生产条件。按照中央“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继续推进“六千”水利建设,全面实施行政村通自然村道路硬化、沿海防护林、重点林木种植和病险水库、海堤除险加固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加快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减少农民因灾损失。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全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引导发展农业服务业,多种渠道实现增收。

新闻图片

主办单位:莆田第五中学 闽ICP备05007000号-1

学校信箱:ptwzbgs@163.com   邮政编码:351100

学校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棠霞街215号